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王文帥、劉詩平)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14日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是增強其流動性。在此過程中,可充分發揮香港這一離岸市場的重要作用,同時需推進完善金融機構在清算等方面的配套服務,進一步增強海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産的意願。
陳家強介紹説,截至2011年9月底,在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達6222億元,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總額超過1663億元。今年前9個月,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額約為13294億元,相當於內地對外貿易人民幣結算額的80%以上,可以看出香港市場在人民幣貿易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陳家強認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關鍵看人民幣在香港的流動性。他提出了“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概念:“內循環”是指如何將人民幣從香港這個離岸市場轉回內地市場,包括融資項目和貿易項目;“外循環”則指如何通過香港市場吸引國際投資者參與人民幣的投資和支付。無論是內地企業還是海外企業,都可以利用香港市場進行人民幣的貸款和貿易融資,這就增強了人民幣的流動性,尤其是長期流動性,也可增強海外投資者對於人民幣資産的需求和興趣。
截至9月底,共有183家銀行成為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平臺的參加行,其中160家是外國銀行的分支機構或中資銀行的海外分支機構。“人民幣到了香港,可以説是通過香港走向全世界。”陳家強説。
不過他同時指出,海外企業對於人民幣結算業務其實不太了解,所以金融機構要做好清算等方面的配套服務。如果相關金融服務能簡化流程、提供便利,便可增強海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産的意願。
陳家強認為,目前中國金融改革和貨幣調控體系的改革,還需要資本項目管制這道“防火墻”,不可能一下子把資本項下的自由兌換放開。因此最現實的做法還是增強人民幣在貿易結算方面的功能,借助於中國與國外強大的貿易平臺,逐步形成一定的結算規模後再慢慢放開,這也是風險較為可控的方式。
“目前我們要做的是向海外企業和投資者積極推廣人民幣清算平臺,採取相關措施鼓勵海外市場發展人民幣業務,從而有效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陳家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