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山51天限價令被指擦邊球 或引三線城市效倣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1日 07: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忍忍吧,12月31日以後你就能再漲了。

  廣東省佛山市發生“朝令夕改”的樓市調控鬧劇剛剛過去一個月,中山樓市調控再起波瀾。中山市昨天出臺樓市“限價令”,將商品房售價限制在5800元/平方米之下,但該政策只執行到2011年12月31日。51天的“限價令”被指是中山市打出的“擦邊球”,目的就是為了在不限購的情況下完成年度房價控制目標,而這一舉措或引發其他三線城市集體效倣。

  耐人尋味的51天

  昨天上午,中山市發文規定:單套商品住房合同銷售價格超過5800元/平方米,市國土資源局暫緩受理網上簽約手續。至此,廣東省已經有四個城市限購、五個城市限價,其中,珠海是唯一既限價又限購的城市。

  與其他城市的限購或限價不同的是,中山市本次限價政策日期只執行到2011年12月31日,距今只有51天,這是廣東省首個公開期限限價調控的城市。

  限價標準與調控目標吻合

  根據中山市國土資源局公佈的數據,2010年中山全市商品住宅均價為5273元/平方米,而今年中山市的房價控制目標為低於其年度“GDP”漲幅,如果按照2010年中山市11%的“GDP”增速計算,其2011年住房均價不得超過5853元/平方米。

  據市場數據統計,今年1至9月,中山市商品住宅均價為6886元/平方米,明顯超過調控目標。鏈家地産首席分析師張月表示,由於珠海剛剛在10天前出臺“雙限令”,使部分購買需求向“價格洼地”中山市轉移,中山的房價調控壓力驟增,其5800元/平方米的限價標準與調控目標吻合。

  或引發三線城市限價熱

  相對限購而言,限價是樓市調控相對溫和的手段,既能確保地方政府完成年內房價調控目標,又能保證“土地財政”不致斷流。廣東社科院研究員彭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山用限價代替限購是在打“擦邊球”,可以保護樓市成交量,接下來在珠三角地區,江門、清遠、惠州、肇慶和湛江等都有可能實行限價政策。

  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看,經歷近8個月的嚴厲調控之後,一線城市房價基本已經停漲,二線城市房價漲幅也開始回落,只有三線城市依然量價齊升。北京中原地産三級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表示,中山限價政策出臺之後,其他三線城市繼續跟進限價或限購政策以達成年初調控目標的可能性非常大。晨報記者 孫春祥

  ■財經晨譚

  利益博弈赤裸裸

  限購還是限價?這已經不是一個調控手段的問題,而是一個“生與死”的選擇。

  對於地方政府而言,限購將極大地打擊投資需求,如果長期執行下去,勢必會影響到本地的財政收入,進而影響在“以‘GDP’論英雄”模式下地方官員的前途。而限價雖然效果來得更快,但潛藏在背後的事實是,當新的一年到來,被限的房價仍將重新與“GDP”增速看齊,重新演繹一場地方政府與開發商雙贏的好戲。

  只有51天的限價,背後的目的昭然若揭,當2012年1月1日新一輪太陽升起之時,中山房價仍可以按照超過10%的速度飆升。

  依照這樣的邏輯,只要是“房價上漲不超過‘GDP’增速”這個似是而非的邏輯沒有被明確否定,那麼這樣的政策就會年復一年地執行下去。在赤裸裸的利益博弈面前,我們不得不嘆服“中山”們對“限”字理解之精深。

熱詞:

  • 中山
  • 擦邊球
  • 房價調控
  • 樓市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