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編者按:10月以來,國際原油持續強勁反彈帶動大宗商品全面回升。“油價似乎已顯示出自身的動能,而非像最近數月那樣追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美國經濟數據等宏觀形勢的進展。”有分析認為,原油將在11月繼續構建一道亮麗的反彈風景線,並折射出宏觀經濟和大宗商品市場的積極變化。
商品之王強勢回歸
華泰長城期貨研究員李世春表示,在此波下跌反彈過程中,原油下跌幅度明顯不及其他大宗商品。原油從大約90美元/桶跌至75美元,幅度僅為17%。同期上海天膠下跌33%,倫銅下降28%。至於原油的反彈,更是其他商品無可比擬。目前原油已經突破9月初下跌前的高點,自低點上漲29%左右,放眼橡膠仍處在下跌通道中,倫銅最高時也只反彈了25%,遠未達到前高。
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介紹,今年大宗商品擺脫了前兩年共振波動的特徵,2月份則是商品價格由前期收斂轉為發散的拐點,其中WTI原油的獨立性尤強:不僅在價格上呈現出類N型(1-5月上漲,5-9月下跌,10月至今反彈)持續性走勢,而且在時間節奏和步調上也與金屬、工業品等大類商品存在較大差異。
原油表現也遠遠超過了同期歐美股市。中證期貨研究部原油研究員劉建介紹,10月初以來,代表大宗商品整體走勢的CRB指數反彈幅度約10.3%,原油則反彈了近28%(WTI)和18%(Brent),而美股反彈14%(道瓊斯指數),歐洲股市反彈僅10.1%(STOXX50)。
“一般而言,油價波動往往推動商品價格出現同漲同跌行情,但在最近一輪行情中,原油卻表現出明顯抗跌的一面。”長江期貨研究諮詢部經理夏諒平介紹,在9月份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下跌過程中,原油下跌約11%,而倫敦的銅、鋅、鉛、鎳及橡膠、美玉米、美豆和美豆粕等跌幅均在20%左右。
而從10月份的反彈來看,原油表現最為強勁。夏諒平介紹,原油直接收回9月份的跌幅,且11月份延續大幅反彈之勢,幾乎逼近8月份高點;黃金走勢稍弱于原油,當前金價只是回升到8月份相對高點水平。而其他品種反彈力度要弱很多:倫銅僅僅回升到9月份下跌幅度的一半,橡膠是大宗商品中表現最弱的一個,10月和11月仍在持續向下探底。
經濟冷暖油先知?
“若仔細觀察金融危機後原油價格的演變,不難發現其與美國經濟與美國經濟復蘇狀況的波動高度一致。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原油與道瓊斯工業指數一樣,可以作為測量美國經濟冷暖的溫度計。”葉燕武表示。
“原油表現強勁與美元持續回落以及政策面的寬鬆不無關係。”東證期貨分析師郭華則認為,在這次原油反彈中有兩個現象令人深思:一是原油呈減倉上行態勢;二是紐約原油呈現近強遠弱格局。“減倉上行意味著資金面上更多的是空頭獲利了結,而非新的資金進入,表明市場情緒仍相當謹慎。”她認為,近強遠弱格局主要是由於冬季取暖油消費旺季的到來以及伊朗局勢緊張,目前歐佩克的産能已接近極限,一旦戰爭爆發,原油供給緊張將繼續推高價格。因此,目前油價走高還不能預示全球宏觀經濟的樂觀。
葉燕武傾向認為,原油價格只是穩定而非強勢:一方面映襯出美國經濟的相對穩定性;另一方面,儘管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卻並不能完全覆蓋和沖銷其他經濟體特別是歐洲的問題,因此油價穩定只能説明全球二次衰退的概率較低,卻不能代表全球經濟沒有問題或者説是樂觀的。
“原油是否屬於強勢值得商榷。”他將原油與銅等其他大類商品橫向比較後發現,不少商品反彈的最大高度甚至超過100%,而原油價格僅回升到2008年高低點之間的中樞位置。正是由於原油價格的相對健康,即便在金融市場去杠桿擠壓資産價格泡沫的條件下,其受到的衝擊和影響也相對較輕。
“原油上漲的背後,經濟形勢樂觀帶來的需求因素偏弱。”夏諒平認為,近期原油強勢主要是受到希臘危機臨時解決辦法出臺後人氣恢復、取暖油季節性需求堅挺、歐美油品庫存處於低位以及伊朗核武計劃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推動。首先,希臘力圖在12月中旬政府資金枯竭之前推動新一輪援助計劃獲得通過,此舉將使希臘避免債務違約,大大緩解了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憂慮;其次,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美國庫存較低,有跡象表明季節性因素可能令精煉廠提高産量,因此進一步加劇受利比亞和北海供應緊張影響的原油供給;此外,國際原子能機構可能于近日發佈一份伊朗核問題調查報告,該報告可能觸發歐佩克成員國伊朗與以色列等國的緊張局勢,從而影響原油供給,推動油價上漲。
華泰長城研究員黃偉表示,原油走強還不足以説明全球宏觀經濟樂觀。事實上,全球主要經濟體的10月份PMI製造業指數(經濟領先指標)均低於預期,特別是歐債危機影響歐元區主要國家的10月PMI指數都在榮枯分界線50下方,美聯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洲央行近期都多次表示全球經濟面臨較大下行風險,這顯示宏觀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多頭吃下定心丸?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市場人士表示,在大宗商品普遍走勢偏弱的背景下,原油上漲無疑對市場人氣起到提振作用,但考慮到8月份和9月份商品價格的快速下跌讓空頭思維深入人心,且歐債危機在不斷擴散,各商品走勢影響因素各異。因此,原油上漲對商品影響相對有限。
“原油價格穩定説明全球二次衰退的概率較低,進而為諸多商品的下方空間起到保護和支撐作用,換言之,現在對下跌風險已無需過度擔心,但僅此而已。”葉燕武認為,首先,金融危機後受“中國需求”的強勢推動,銅已取代原油執商品牛耳的地位,因此原油的標桿作用要打折扣;其次,目前原油主要代表的是美國而非全球的基本面,而各主要經濟又處在“治療內傷”的分化階段,這也正是今年原油表現特立獨行的宏觀主因。
郭華甚至認為,原油走強並不能令商品多頭吃下定心丸。如果地區局勢再度緊張,則原油可能重演2011年年初的暴漲行情。但這種上漲對經濟是一種傷害作用,將引發人們對通脹的擔憂,進而對其他大宗商品更多地起到利空作用。
“油價持續走強對大宗商品企穩回升有著重要推動作用,但商品價格能否持續上漲還要取決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情況。”黃偉表示,如果未來歐債危機繼續惡化,美國出臺大規模赤字削減計劃,全球經濟仍將面臨較大下滑風險。此外,未來如果伊朗核危機趨於緩和,則油價有可能出現補跌走勢,商品價格也會承受下行壓力。
李世春也表示,歐債危機雖告一段落,但歐元區統一貨幣政策、獨立財政政策的制度硬傷暴露無遺。歐債問題的徹底解決任重道遠,至少需要數年時間。所以,原油縱然持續走強,也並不意味著商品多頭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