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隨著建行10月28日三季報的出爐,五大行三季度業績均已公佈,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超過5400億元。但是,銀行業的鉅額利潤並沒有帶給投資者更多的驚喜,在A股市場上市的銀行股,如今已成為市盈率最低的板塊之一,多數銀行股在香港市場的股價都遠超A股。不僅如此,國內投資者普遍對上市銀行獲得的鉅額利潤表現冷淡,對這些業績好的上市銀行股也不“感冒”。筆者以為,其主要原因在於當前市場分紅機制的不健全以及上市公司分紅意識不足。
作為銀行業的上市公司,如果市盈率只有6倍,則意味著在不考慮銀行的重置成本情況下,通過6年就可以將投資者買入公司股份的錢全部賺回來。由此可見,A股市場上的銀行股對任何國際市場而言,理論上都應具有較大的投資價值。但有著鉅額利潤的上市銀行分紅卻很少,相反,再融資胃口很大,這讓投資者備感失望。以分紅較好的工商銀行為例,數據顯示,工商銀行2010年的分配方案是每10股派1.84元(含稅),以工商銀行去年12月31日收盤價格4.3元計算,分紅收益達到4.28%,已經遠遠高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但工商銀行2010年的收益是每股0.48元,因此工商銀行仍有大比例提高分紅比例的能力。如果分紅比例再提高一倍,每年分紅的收益率達到8.56%,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將不會漠視上市銀行的鉅額利潤。
現金分紅作為證券市場最吸引人的手段之一,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合理的派現和分紅不僅可以樹立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而且能建立起投資者對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從而為上市公司創造一個優良的融資環境,使公司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更具有意義的是,通過現金分紅比例的提高,可以為整個A股市場提供合理的上市公司估值。
如果A股市場中的上市銀行能夠大手筆分紅,不僅將鼓勵投資者積極關注優秀企業,而且會為其他上市公司樹立榜樣。在海外市場,上市公司都儘量保持現金股利的穩定性,以保證每年給投資者穩定的回報。但國內上市公司卻在分紅上具有較大的隨意性,或者是在分紅之後進行大比例的再融資,更有上市公司數年不分配紅利。這些上市公司的行為極大地打擊了投資者的積極性。
筆者認為,如果能夠通過立法形式明確要求上市公司大比例分紅,通過帶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制度規定迫使公司派現,消除上市公司的“鐵公雞”形象,引導上市公司逐步實現股利政策的理性化,那麼,大量上市銀行A股股價低於H股股價的情況才會消失,銀行股市盈率過低的不正常現象才能得到解決,價值投資理念才能真正在A股市場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