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頭懸數億隱性虧損 券商業績蒙塵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4日 07: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7家上市券商交出的黯淡三季報,其罪魁禍首為自營業務。

  財匯數據顯示,受自營盤拖累,在2011年前三季度,17家上市券商凈利潤均出現了同比下降。其中,國海證券(000750)(000750.SZ)等6家上市券商7月—9月出現虧損,東北證券(000686)(000686.SZ)更是前三季度凈利潤為負,累計虧損了180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經反映的風險之外,券商自營盤更隱含著隱性的虧損。

  “在17家上市券商的自營盤當中,有相當大數量的股票投資尚未列為‘可供出售金額資産’,雖然這些股票已經大幅減值,但此時尚未在利潤表當中體現出來。”一位地處西部的券商人士指出。

  這些隱性的虧損,隨時可能成為券商業績的地雷。

  數億元隱性虧損

  截至2011年9月末,在可供出售金額資産一欄上面,中信證券(600030)(600030.SH)以293億元的規模領跑。緊隨其後的是光大證券(601788)(601788.SH)、廣發證券(000776)(000776.SZ)以及海通證券(600837)(600837.SH),它們的規模都在70億元以上。而墊底的是國金證券(600109)(600109.SH)與太平洋(601099)(601099.SH),它們的可供出售金額資産均為零。

  “券商購買股票,通常將二級市場直接購買的證券列為交易性金融資産,將增發等購買的證券列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産。但在實際操作當中,只要管理層的意願是長期持有,二級市場上購進的證券也可列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産。”一位西部地區的券商人士説道。

  這給予了券商調節利潤的手段。

  一項股票投資,如果列為交易性金融資産,其虧損當期即會體現;如果列為可供出售金額資産,其虧損將在出售之日體現。

  以海通證券為例。2011年的前9個月,海通證券的表現可謂搶眼,共錄得27.29億元凈利潤,同比僅有0.91%的微小降幅。

  但事實上,海通證券取得如此佳績,某種程度上需要歸功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産層面的浮虧,並未體現在前三季度的利潤當中。

  在海通證券77億元的可供出售金額資産當中,股票投資超過7成。其中,多筆自營業務已經出現浮虧。

  比如,海通證券在海馬汽車(000572)(000572.SZ)上斥資3.06億元坐擁6100萬股,截至今年6月末浮虧793萬元。伴隨著市場重心的下移,截至9月末,海通證券在海馬汽車上面的浮虧已經高達36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通證券在自家包銷的臥龍電氣(600580)(600580.SH)上也栽了跟頭。2010年6月臥龍電氣公開增發A股,海通證券自營部門無奈斥資9億多元接盤。截至今年6月,海通證券手中尚剩餘3420萬股臥龍電氣,賬面浮虧達到了9855萬元,2011年第三季度,海通證券在上述3420萬股臥龍電氣的浮虧進一步擴大至1.48億元。

  但不管是海馬汽車還是臥龍電氣,海通證券在上面的浮虧並未體現在凈利潤當中,原因在於它們是列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産,因此浮虧僅僅能算得上是“隱性虧損”。

  海通證券絕非孤例,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中信證券、光大證券等券商身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産的浮虧確實是業績的地雷。但一些像廣發證券這樣的大型券商,它的直投項目豐富,加上它把直投的證券投資也列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産。因此,即使部分股票出現大額浮虧,但直投項目的股票有豐厚收益,仍能保證未來可供出售金融資産整體出現正收益。”上述西部地區的券商人士如是説道。

  計提減值的差異

  事實上,按目前現行的會計準則,券商通常會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産進行減值測試。

  17家上市券商幾乎都明確表示,如果單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産的公允價值出現大幅下降,預期這種下降趨勢屬於非暫時性的,可以計提減值準備,確認減值損失。

  而一旦確認了減值損失,可供出售金融資産上面的“隱性虧損”就會變成“顯性虧損”,直接體現在當期凈利潤上。

  在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産的減值準備方面,中信證券態度積極。

  2011年中報顯示,中信證券在攀鋼釩鈦(000629)(000629.SZ)等可供出售金融資産上面累計浮虧4.56億元,而在當時中信證券304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産當中,它計提了4.02億元的減值準備。初步估算,計提4.02億減值準備至少降低了中信證券3億元的凈利潤。

  但券商決定計提與否,有著相當大的彈性空間,原因在於“大幅下降”等標準模糊,以及“暫時下跌與否”是需要主觀判斷的。

  例如,雖然手中3420萬股臥龍電氣的市值,至今年6月末已經縮水26%,但海通證券並未計提減值損失。對此,本報記者于11月2日曾致電海通證券事務代表陳維娟,但陳維娟婉拒採訪。

  光大證券是少數對“大幅下降”進行了明確定義的上市券商。

  光大證券規定,如果單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産的公允價值出現較大幅度下降,超過其持有成本的50%,並且時間持續在一年以上,應全額計提減值準備,確認減值損失。如果超過其持有成本的50%,但持續時間較短,不足一年的,則按成本與公允價值差額的50%計提減值準備,確認減值損失。

  受50%的計提紅線庇護,光大證券今年上半年並未針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産計提減值準備。但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光大證券在中信證券、中聯重科(000157)(000157.SZ)、特變電工(600089)(600089.SH)、煙臺萬華(600309)(600309.SH)、青松建化(600425)(600425.SH)上面均出現了數千萬元不等的浮虧。其中,光大證券在青松建化上浮虧3571萬元,虧損比例達到了18%。

  “針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産計提減值的處理,實際上可以成為券商調節凈利潤的一種手段。”一位西部地區的券商人士如是感慨。

熱詞:

  • 券商人士
  • 券商業績
  • 券商自營
  • 金融資産
  • 海通證券
  • 計提
  • 中信證券
  • 減值準備
  • 光大證券
  • 凈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