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度曾為公眾關注焦點的昆明山寨蘋果專賣店目前已經關閉(路透社資料圖片)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31日文章】題:中國的抄襲之風
如果你擔心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創新者之一,那麼想想這個:上個月,美國人哀悼史蒂夫 喬布斯的去世,中國人則剛剛關閉西南城市昆明近乎完美的山寨蘋果零售店。一個國家讚美紀念一個人,他代表了30年的創新思想;另一個國家卻仍然在和只會抄襲的公司玩著“打地鼠”遊戲。
這不是北京希望看到的。幾十年來,中國官員不斷推出宏大的“本土創新”政策,目的是在2020年以前徹底把中國改造成為技術強國。他們拿出大量經費,注入基因組排序、煤層甲烷、納米技術、核電等各類部門。他們勸説頂尖的中國科學家從國外回來,並警告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拿不出成果就走人。
從紙面上看,這種戰略似乎正在發揮作用。去年,中國申請12337項國際專利,比前一年提高56%。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稱,中國通信設備製造商中興和華為仍然位居世界五大專利申請機構之列。
但是,北京越大力敦促中國公司和科學家發明創新,他們似乎就越抄襲別人。北京得到的不是蘋果,而是Apple Peel(蘋果皮),Apple Stoer(假蘋果店)和BlockBerry(倣BlackBerry,有譯為“破莓”)。
當然,技術始終都通過採用他人的創新來傳播。中世紀歐洲的熟練工人與各種能工巧匠一起工作,學習新技術;喬布斯在1979年參觀施樂公司研究實驗室後得到靈感發明了鼠標和圖形界面。但是,中國人常常不是在競爭産生的成果上繼續開發,而是直接偷來,再低價售出。
在經濟發展如此迅猛而法律體系負擔過重的國家,不誠實的人常常獲勝。保護誠實者的體制實在是不夠健全。不誠實的抄襲者迅速行動,在快速增長的市場獲得優勢;他們的成功反過來又使中國的抄襲風得以延續。
這種觀念既適用於學術研究,也適用於商界。在中國學界,出版論著的壓力太大,一些科學家擔心沒有時間發明創新。去年,浙江省一份科學雜誌透露,他們發現有證據表明,在20個月的時間內,近三分之一的投稿涉嫌抄襲。
不信任也阻礙著公司和學者之間的合作。因此,中國沒有自己的矽谷,取而代之的是經合組織所説的群島: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研究者小島,他們因為太害怕知識産權盜竊而不願意合作。
很多致力於開發新産品和新想法的中國企業家説,抄襲之風侵蝕他們的利潤,讓他們沒有幹勁創造真正新穎的産品。或者,就像美國外交學會資深研究員亞當 西格爾在《優勢》一書中寫到的:“鋻於對已經得到證實的技術做逆向工程的公司可以迅速獲利,冒失敗的風險投入金錢和精力搞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就失去了意義。”
今天的中國可能有下一個史蒂夫 喬布斯。他也許曾在最近關門的某家山寨蘋果店工作。但是,他是否會有信心,相信自己的想法能得到保護,相信供應商不會竊取他的産品,相信法院能實施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