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 三季報披露已接近尾聲,從已披露數據看,相較今年上半年及去年,上市公司此番三季報業績難稱靚麗。不過,在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普遍出現下滑的背景下,上市銀行無論是營業收入、凈利潤還是增長率,都再一次做到“鶴立雞群”。
據記者粗略統計,已公佈三季報的15家上市銀行前三季度共實現凈利潤近6900億元,同比增長約31.6%,有12家銀行的凈利潤增速超過30%,其中,民生銀行以64.42%的凈利潤增幅居首,增幅最小的中國銀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也超過22%。
五大國有銀行中,工行以稅後利潤1640億元蟬聯“最賺錢銀行”桂冠;緊隨其後的是建行,實現凈利潤1392.07億元;農行凈利潤達1007.76億元;中行稅後利潤為1012.84億元;交行凈利潤384.16億元。就增速而言,農行仍一路領跑,較上年同期增長43.59%,其他四大行保持在20%至30%的區間內。
相形之下,其他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情況遜色不少。據深圳證券信息公司數據中心統計,截至10月28日,滬深兩市已披露三季報的1917家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18%,超過三成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在有可比數據的1851家公司中,第三季平均營業收入環比二季度增長1.59%,凈利潤環比減少6.59%。
業內專家指出,在信貸緊縮背景下,銀行主動調整經營結構,大力挖掘小微企業等高定價客戶,是部分銀行息差收入增長的重要原因。但總體而言,我國目前規定存款利率上限、貸款利率下限的利差保護格局,使得銀行享受了隱性的鉅額“特許利潤”。
這也是近年來即便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企業利潤普遍下滑而銀行依然能“獨善其身”的重要原因。回顧上市公司業績,不難發現,無論是在業績普遍飄紅的2007年,還是在籠罩在一片慘澹愁雲下的2008年,抑或是在業績表現相對平穩的2009年、2010年,上市銀行始終都能做到“旱澇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