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新網10月31日電(能源頻道 王珊珊 宋亞芬) 10月30日,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在2011中國國際氣候變化論壇上表示,目前氣候問題在全球已經演化為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而全球碳排放交易量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3.5萬億美元,或超過石油市場成為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場。
氣候問題已成經濟和政治問題
“氣候變化有三個重要標誌:一是溫度上升,二是海平面上升、三是極端天氣造成的諸多災害。”劉燕華表示,這三個標誌是氣候變化影響人類、影響經濟、影響社會的具體體現。
“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還有許多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問題需要解決。但目前氣候變化問題已經從科學問題轉向了經濟、政治問題,從科學結論成為政治共識了,任何人都無法回避。”劉燕華説。
為解決目前遇到的氣候問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採取了諸如節能減排等不同類型的行動解決氣候問題。劉燕華表示,對待氣候變化問題上必須要考慮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區別,所以要考慮減排和空間排放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問題。
“氣候變化目前已經從科學問題轉到了政治和經濟問題,人人都要認真面對。我們認為氣候變化問題的本質是能源問題,它背後是面臨著許多排放空間和排放權的爭奪。有關所有問題都跟利益是直接挂鉤的。”劉燕華説。
碳排放交易量將超石油市場
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到,近期,英國BP公司對全球各個國家二氧化碳排放表進行歷史比較,結果顯示,截至目前,大部分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在增加。“這並不光彩的名單中包括很多發展中國家,只有北歐部分國家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劉燕華説。
劉燕華介紹説,現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碳交易方面做了各種各樣的嘗試,所以現在來説更處在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制度設計與評估的發展階段。這將成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也將促成世界上新的科技革命和新一輪的增長點。
劉燕華表示,之前,世界銀行預計到2012年,全球的碳排放交易額將達到1500億美元。最新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量會達到3.5萬億美元,或將超過石油市場,成為最大的能源交易市場。
技術推廣體系是短板
“我們也提出了中國要走綠色發展道路,但是責任主體到底是誰?是政府嗎?但是政府主要責任是政策引導。是企業嗎?有些大企業有的要追求利潤、小企業很弱,也做不到系統協調。那麼企業怎麼做呢?社會怎麼做?”劉燕華對中國特色綠色發展道路的主導方是誰提出了疑問。
劉燕華説:“這些到目前為止解決綠色發展的責任、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體制和機制建設在國際上需要很快建立,同時在國內也應該緊鑼密鼓地把這個問題解決清楚。”
“目前有很多技術是技術可行,而經濟不可行。”劉燕華表示,很多減排項目在實驗室能夠實現,但是因為成本太高,落到生産過程中,生産的越多虧本越多。
劉燕華認為,壟斷是致使技術性和經濟學都過硬的項目難以推廣的最主要原因。“比如,風能或者太陽能在並網時經常出現一些障礙,這裡有一些壟斷和行業利益之間關係,這就是體制機制的問題。”劉燕華表示,技術的推廣轉移的體制和機制需要在中國建立起來。“中國要真正解決技術與經濟的結合、科技與經濟的結合,那麼要把技術推廣體系這個短板要接起來。(中新網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