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0月24日,據路透社報道,力拓相關人士稱,“鐵礦石價格的下跌刺激了定價機制週期的縮短。”目前鋼廠和礦商採用的季度定價模式形成于去年3月,當時,淡水河谷率先與中國鋼廠達成了為期3個月、價格卻上漲108%的協議價格。中國鋼廠一度對這種定價方式“大倒苦水”,但半年的適應期後,中國鋼廠逐漸對季度定價方式予以認可。
不過,中國鋼廠現在又再次出現了“不滿”,不僅因為高企的礦價仍在不斷吞噬鋼企的利潤,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協議價格已高於市場中的現貨價格。數據顯示,進口礦“風向標”——63.5%的印度粉礦價格正在160美元/噸以下徘徊,低於季度協議定價。
正因如此,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據傳才于上周下調了協議價格,更傳出了縮短季度定價方式的傳言,而昨日,力拓的一番“暗示”似乎更印證了相關傳言。
“縮短週期意味著雙向的風險。”昨日,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如鐵礦石價格上漲,鋼廠的成本風險就將進一步抬升。如價格下跌,礦商就將面臨不小的壓力。”
“以最新的行情看,縮短定價週期實際上對中國鋼廠來説是好事。”上述市場人士稱,“一方面,鋼材生産的減緩和貿易商炒作行為的減少正降低著‘中國需求’;另一方面,三大礦商近幾年一直在擴産,增加鐵礦石的産量。”
西本新幹線分析師盛志誠認為,縮短定價週期暫時對中國鋼廠“利大於弊”。“鐵礦石價格和鐵礦石需求已從8月的高點逐漸回落。”他説,“尤其是中國宏觀形勢(GDP增速放緩)和穩定的貨幣政策,並不‘支持’鋼材和鐵礦石的需求,鐵礦石繼續下跌或成定局。”
淡水河谷日前對媒體發表聲明稱,其將“繼續支持鐵礦石季度定價體系”,並認為“這是當前全球鋼鐵行業最合適的定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