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梁裕 深圳報道
受國內外多種負面因素的影響,整個A股市場自7月15日以來大幅殺跌。
從板塊方面來看,中小板是最大殺手,稀土概念與重組股是幫兇,但跌幅最大的股票,卻可能是前期泡沫太大的創業板個股。
高管減持基金殺跌
許多中小板以及創業板的股票,由於早前被機構“吹捧過度”的原因,在此次A股跳水的過程中,更是顯得尤為激烈。其中,中小板指自7月15日至今,最大跌幅接近25%,遠超同期上證綜指17%的跌幅,較有代表性的個股如漢王科技、海普瑞等。
資料顯示,今年7月30日,漢王科技發佈2011年中期業績報告,公司實現凈利潤虧損高達1.74億元,與上年同期盈利8687.92萬元相比,下跌幅度達到了300.07%。漢王科技股價則更是不堪,從2010年5月底的175元最高價,下跌到如今16元左右的價位,複權後跌幅已超過80%。
與此同時,漢王科技業績的下滑,還引發公司大股東瘋狂出逃,公司第一流通股大股東兩次對該股進行了減持。從十大流通股東來看,重倉該股的3隻基金也全部選擇了出逃,這些大股東和機構的出逃都源於對公司未來業績的擔憂,可以看出公司未來業績是影響股價的最重要因素。
創業板也好不到哪去。7月15日以來,雖然跌幅與上證綜指相當,但創業板內個股表現卻兩極分化,除了部分新股、次新股因為機構剛剛入住,股價跌幅不大外,部分早期上市的股票,這3個月股價跌幅卻驚人,比如萬邦達,7月18日收盤48.71元,10月20日收盤28.59元,跌幅超過40%,遠遠跑輸大盤。從成交大幅放量看,不排除曾經重倉持有的基金在殺跌出貨。
而朗科科技則是屬於典型的高管的高位套現,這家開創了U盤先河的企業,在上市最初便開始飽受爭議,而公司在上市不滿兩年的時間裏,公司的業績一跌再跌,目前已經有包括公司董事長在內的12位高管辭職。作為以高成長性為標榜的創業板企業,朗科科技可謂早已名不副實。許多分析師均認為,引發公司股價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不僅有來自企業自身情況的不佳,公司許多高管高位套現減持的原因也不可忽視。
概念炒作後遺症
在入秋以來的這波殺跌中,前期被大幅炒高的稀土概念股與重組股,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今年前三季度的A股市場,最為熱門的話題無非兩個,即“機構豪賭重組,遊資爆炒稀土”。
在這兩大概念的支持下,但凡涉礦企業,哪怕僅僅是個坊間傳聞,也會出現兩三個漲停。而有著機構支持的重組概念更是不遑多讓,眾多披星戴帽的ST公司的股價在今年都有著不小的飛躍,部分企業股價甚至一度領漲整個A股市場,徹底顛覆了ST“垃圾股”的概念。
稀土概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西藏發展。在今年3月份,西藏發展一則出資2億元進軍稀土領域的公告,讓這家原來主營啤酒業務的股票沾上了稀土概念,公司股價也因此走出了一波大漲行情,股價從1月25日的最低價8.61元,到6月10日盤中最高達38.39元,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累計漲幅便接近4倍,遠遠超過2007年大牛市漲幅,股價更是早已超過當時的最高價。然而好景不長,在今年9月底西藏發展宣佈終止稀土重組之後,公司股價連續5個跌停,而此後股價也是一路下滑,目前整體跌幅已超過42%,眾多中小股民深度被套其中。
而重組概念當中,從“漲停王”變成了“跌停王”的*ST盛潤則是另一代表。在今年8月9日至9月23日期間,*ST盛潤以連續18個漲停的勢態,讓整個資本市場為之側目,在此過程中,公司曾連續3次停牌核查,依然未能止住股價的飆漲。
在*ST盛潤最後一次停牌核查後,股價便開始了跌停之路。在9月26日至10月11日的7個交易日當中,公司股價無一例外地全部“一”字形跌停,截至目前,*ST盛潤的跌停數量也超過了10個,目前看來,公司今年將“漲、跌停雙王”的稱號納入囊中已不在話下。
Q&A
Q=《華夏理財》
A=國元證券深圳分公司財富管理中心高級投資顧問 曹向宇
Q:7月15日以來大幅殺跌,是個股下跌的核心原因嗎?
A:國內外因素都有,從市場本身來看,IPO的擴融壓力和市場內存量資金的不足;從投資者心理來看,今年以來大部分投資者一直處於嚴重虧損狀態,無賺錢效應,6成以上的投資者選擇空倉。在這些紛繁複雜的利空因素中,主要影響因素還是我們自身的國內問題,核心問題是通脹數據的居高不下,而由此帶來的宏觀調控以及貨幣政策緊縮下産生的對經濟硬著陸的擔心。
Q:目前,能否説市場已經見底?
A:一般在下跌過程中,週期性板塊和品種跌幅會較大,我們看到從7月這次下跌中,房地産、有色等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的板塊,以及受材料、人工、土地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的下游製造業下跌幅度較大。
從歷史情況來看,一個中期底部主要由幾個方面構成,估值底、政策底、市場底和經濟底,從這幾個底的順序來看,先有估值底,然後有政策底,最後才有經濟底和市場底。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A股市場從最低的1664點和2010年的2319點基本都是這個情況。
對於此次的A股的探底,許多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很可能會按這種以往的投資邏輯展開,目前來看上證指數的平均估值大概在13倍左右,估值已經接近歷史底部,中央匯金公司入市購買四大行的動作以及國務院出臺政策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可以看做是政策底的開始。
目前,從三季度公佈的GDP數據來看,三季度GDP為9.1%,顯示我國經濟正處於一個逐步回落當中,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較大。部分經濟學家已經開始預計經濟底部可能會在明年上半年出現,市場底一般會提前3-6個月進行反映。
Q:相關個股未來業績如何?
A:目前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逐漸公佈,受今年宏觀調控的影響,部分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可能出現環比下降,需要引起投資者的高度注意,從目前三季度公佈的預期業績來看,一些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的行業景氣度下行,比如地産、汽車等行業,會拖累相關公司業績。
Q:A股探底能否抄底?
A:目前綜合來看,市場正處於震蕩築底的過程中,具體的點位很難猜測,建議普通投資者等底部走出來之後,再進行右側交易操作比較安全,嘗試抄底的投資行為就好比從空中接下落的刀,在投資上是大忌。建議投資者回避題材炒作股票,即使參與操作也要注意控制倉位和風險,特別是目前大盤弱勢情況下,不可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以免引起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