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郭興艷
港交所正在研究是否需要發行商提供抵押品,並已要求發行商作出考慮。
10月以來恒生指數在16200點至18900點間大幅波動,港股成交總量萎縮,但包括窩輪(即權證)和牛熊證(CBBC)的衍生産品權證市場則相當火爆,已佔據港股總成交額逾四成。有接近監管機構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港交所正研究是否需要發行商提供抵押品,並將進行相關市場的改革以加強監管。
“很重的投機成分”
荷蘭合作銀行輪證網站數據顯示,上週五港股窩輪和牛熊證産品的成交金額分別為88億港元和97億港元,合計佔港股全日成交總額447億港元的42%。10月19日權證市場更創下歷史紀錄,窩輪和牛熊證産品成交金額分別為101億港元和137億港元,合計佔當日港股成交總額573億港元的42%。
有衍生産品市場參與者向本報記者坦言,目前結構性産品權證市場特別是牛熊證産品交易,有“很重的投機成分”。他指出,這種情況與上世紀80年代恒生指數期貨的瘋狂相當類似。他表示,不少恒指期貨的“炒家”已轉至牛熊證市場,截至今年10月,超過七成的牛熊證産品均與恒指挂鉤。
港交所發言人則向本報記者表示,投資者應認識産品、了解産品特性和風險,並應對自身是否能夠承受風險作出評估後再進行投資。
荷蘭合作銀行股票衍生部董事黃集恩認為,最近權證産品交易佔比增加,主要是正股成交減少。機構投資者可利用期指和借貨沽空,力量相對薄弱的散戶投資者,則可使用窩輪中的沽輪以及牛熊證中的熊證做空,實際上為散戶投資者提供了平等交易的工具。
監管新“標準”醞釀
事實上,上週五447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已是今年港股交易額新低。接近監管機構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市場波幅越來越大,衍生産品權證市場規模也變大,再加上部分窩輪産品發行商的母公司被調低信貸評級,為回應市場環境變化,港交所正在研究是否需要發行商提供抵押品,並已要求發行商作出考慮。
根據上市規則,窩輪發行商的最低門檻包括,發行人或擔保人必須持有A級信貸評級,發行人須持有20億港元的資産凈值,以及發行人必須具備適當的風險管理系統及程序。
實際上,自今年5月高盛發生窩輪計算公式出錯的“烏龍窩輪”事件後,港交所便與窩輪和牛熊證發行商多次會見,以對衍生産品權證市場進行改革。
港交所發言人則向本報記者證實,9月底港交所再度與發行商面談,希望在上市文件方面可統一標準化,以便投資者理解和對比;同時,要求發行商共同制訂一套“最佳應用標準”,涵蓋提供流通量責任、投資者教育、緊急應變安排和市場監察等課題。目前21名發行商已成立工作小組,改革方案有望在年底前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