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景德鎮陶瓷作坊吹來“綠色風”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2日 21: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南昌10月22日電(記者傅夏莉 沈洋 羅鑫)景德鎮老廠街老王的手工作坊裏,一個高約2米,長寬約1米的大型“櫃子”轟轟作響。“這叫吹釉房,”老王指著形似櫃子的機器説,“通過吹釉房為瓷器上釉不僅環保,釉水還可以循環利用。”

  吹釉房一側放著一桶水,桶裏的水正通過水泵不斷往上抽,然後順著吹釉房的三面玻璃擋板順勢下流。工人老朱正拿著吹釉筒給瓷坯上釉:“吹出的粉塵都被擋板上一直流淌的水吸收了。傳統的上釉法,就是用吹釉筒給瓷坯上釉,四處擴散的粉塵不僅污染大氣,還嚴重危害工人的健康。”

  老廠街集中了一批手工制瓷作坊,這裡的制陶業都以作坊的形式存在。作坊之間術業有專攻,拉坯、利坯、繪畫、上釉、燒窯,彼此之間是相互合作的關係。“我這主要作畫、上釉和售賣。”老王從事這一行已經30多年了,之前一直在企業幹,下崗後自己搞了個小作坊,産品以福筒、書畫劍筒為主。除了在老廠的基地外,老王還有幾家作坊分佈在景德鎮的其他地方。

  “吹釉房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老王介紹説,“這東西的應用不僅環保健康,也為我省下了一筆支出。”老朱完成了手中坯體的上釉工序,接過話:“粉塵被玻璃檔上的水吸附後一起流回水桶裏,這樣不斷運作後在桶裏形成了新的釉漿。上釉、沉澱、回籠,整個過程就是循環利用。”據介紹,吹釉房投入使用一個多月,老王就節省了上千元的釉料支出。

  除上釉這一環節,燒窯工序的發展上也體現出“綠色”理念。從最早的柴窯到後來的煤窯、油窯,再發展到今天用液化氣燒的氣窯,越來越生態的同時燒窯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燒窯廠老闆老李説:“柴窯要燒3天,這就像煲湯一樣,需要慢慢熬,燒出的陶瓷品質固然很好。但這對木柴的需求很大,對森林的破壞太大了。後來使用的煤窯需要20多個小時,但煤窯對大氣污染也很嚴重。現在用氣窯燒的陶瓷質量不錯,除11個小時的高效率外,更重要的是環保了。”

  在此前舉行的世界陶瓷城市市長峰會上,與會市長共同倡議陶瓷産業的綠色崛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提出發展陶藝的同時要與自然共生。景德鎮市市長劉昌林指出,陶瓷産業要在生産技術、工藝流程領域,最大程度地實現低碳環保生産,發展循環經濟,實現清潔生産。

  此外,2011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期間,首屆全國瓷器繪畫大賽結果揭曉。90名參賽選手獲獎。

  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于18日至22日在景德鎮舉行。全球620余家知名陶瓷企業參展,吸引了4000多人參加。博覽會期間,舉辦了中國收藏十大藝術陶瓷名品評選、全國陶瓷書法作品賽、“唐英杯”陶瓷藝術百花獎等一系列陶藝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