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收購困難“吃不飽”、欠缺渠道“賣不動”,用“地溝油”、潲水油加工生産生物柴油的好生意成了賠本買賣
“成本和售價倒挂,不停産咋弄?”10月19日,河南洛陽新天源董事長馬榮彬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目前“地溝油”收購價每噸6000元計算,生産一噸生物柴油的成本在7000元左右,而現在生物柴油的售價只有6000元,等於是賣一噸生物柴油就要賠上1000元。
“當初上馬這個項目,主要是覺得這項變廢為寶的新技術既有社會效益,還能創造經濟效益。”作為河南省內最早通過環評的生物柴油企業之一,馬榮彬介紹説,他們公司是一家以“地溝油”、潲水油等為原料加工生産生物柴油的企業,項目設計年産10萬噸生物柴油,當初投産時對發展前景十分看好。而現在,公司面臨原料吃緊、銷路單一、銷售點匱乏等問題,生産“舉步維艱”。
來自鄭州市的數據顯示:該市每天産生600噸左右的餐廚垃圾,90%以上落入了個體戶手中。而很多個體戶出於利潤考慮,更多地將“地溝油”賣給餐館,收購價格也從2006年的每噸1600元上漲到目前的每噸近6000元。
過去6年來,河南近30家能將“地溝油”變成清潔低碳能源的生物柴油企業,多半遭遇到了收購困難“吃不飽”、欠缺渠道“賣不動”的尷尬境地,陷入停産或半停産狀態。
“在上遊提高收購價與非法商販搶油抬升了産品成本,在下游我們還受到用戶擠壓。”同樣遭遇困境的河南中原生物柴油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軍浩抱怨説,“地溝油”變廢為寶,幾乎不存在技術壁壘,政策門檻卻高。目前生物柴油根本沒有途徑進入中石油、中石化的成品油零售市場,加上沒有自己的加油點、社會知曉率低,銷售渠道也是少之又少,河南省內煉製的生物柴油要麼是賣給企業用作燒鍋爐的燃料,要麼賣給了周邊的建築工地,而省外的企業大多賣給了船舶業作動力燃料。
據了解,由於政策缺位導致了銷售渠道不暢,以及餐廚垃圾的無序管理帶來的原料供應不足,河南的生物柴油企業轉産破産現象從2008年前後開始蔓延,很多公司的技術骨幹都被放了長假。
有專家指出,國家應通過立法或政令的形式,對“地溝油”的收購、存儲、運輸、加工、再生利用等作出詳細而具體的規定,餐廚廢棄物收集和處置單位均須備案,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這樣既能保證産品原料變廢為寶,也能減輕環保壓力,更能從源頭堵住“地溝油”流向餐桌,實屬三贏。
目前,河南已出臺了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對於廢棄油脂的使用和處理情況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明確了廢棄油脂的去向。而在鄭州“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了今後將建設兩個大型餐廚垃圾集中處理廠,集中收集處理餐廚垃圾後將全部供給生物柴油生産企業作為原料。(記者余嘉熙 通訊員彭溪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