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經歷了9月份的一波大跌之後,曾被認為拐點臨近、未來可能一路下行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在10月份出現回穩甚至反彈。專家預測,在美國基本數據向好、歐債危機解決希望增大等積極因素的推動下,除非國際經濟形勢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否則年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會出現顯著下跌,緩慢上漲將成為大概率事件,當前中國面臨的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仍然較大,不容掉以輕心。
9月,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經歷了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一波下跌。
然而此輪跌勢未能持續,進入到10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又走出一波截然相反的走勢,幾乎是全線反彈。比如國際油價,截至上周收盤,紐約市場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至每桶86.8美元,倫敦市場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更是全周上漲8.3%,創下今年2月25日以來的單周最大漲幅。基本金屬價格也連續兩周呈現出震蕩回升的態勢,進入10月以來已經上漲了7 .6%。隨著悲觀預期逐漸消散,市場普遍認為基本金屬價格已企穩反彈。
以銅價為例,中國國際期貨分析師曾寧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中國仍然面臨比較強的補庫需求。預計未來隨著歐洲降息、美國實施進一步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及中國貨幣政策的逐步轉向的可能性,宏觀環境好轉後銅價有可能在基本面的推動下出現一輪強勁反彈的行情。
另外,農産品價格上漲行情在延續,上周芝加哥農産品期貨價格集體上揚,玉米全周漲幅達6.67%。上海中期分析師楊曉雲預測稱,當前全球經濟前景有所改善,導致市場需求增加,穀物的回落空間較為有限,後期仍有繼續緩慢上漲可能。
展望四季度,國際大宗産品價格持續反彈的可能較大。國金期貨總裁助理江明德表示,從趨勢上看,目前國內外一些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指標相對還是比較穩定的。
國際大宗産品價格的回穩,導致4季度中國面臨的國際輸入型通脹壓力並未如預計的那樣出現明顯改善。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對記者説,從9月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來看,儘管同比數據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但是根據我們計算,環比增長率大約為零,這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大趨勢中顯得較為特殊,表明中國國內的主要工業原料的價格仍然在高位運行。當前儘管中國面臨的輸入型通脹環境有所好轉,但由於全球主要央行的過度寬鬆政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有上升的動力,對此中國政府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