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江西農戶信用意識明顯增強 448萬戶有信用檔案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1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信用是金融的基石,誠信才能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這一觀念在我省農村得到越來越多農戶的認可。10月17日,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獲悉,目前我省已經建立的農戶信用檔案超過448萬個,通過建立檔案和對信用進行評估,累計幫助385.7萬農戶獲得貸款,貸款餘額793.15億元,全省不良貸款農戶數同比下降20%。

  2009年以來,我省涉農金融機構依託現有客戶管理系統,為有信貸需求的農戶建立起規範化的電子信用檔案,推動開發農戶信用評價模型,逐步形成科學、有效的農戶信用評價體系,通過將農戶信用評價結果與農戶貸款審核、管理相結合,建立健全信貸業務及信用風險管理體系,逐步形成“農戶+徵信+信貸”的業務模式。據發放農戶小額貸款最多的江西省農信社介紹,每個農戶首次申請小額貸款時,農信社都會為其創立一個信用檔案,並以此為依據,給貸款的農戶予以不同檔次的利率優惠。以貸款1萬元為例,其每年利息可能是656元、721元或787元,具體哪個檔次要看農戶還本付息的信用記錄。

  隨著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逐步深化和農村信用環境的逐步改善,農戶信用意識明顯增強,“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積極爭創“信用戶、信用村”的氛圍蔚然成風。各涉農金融機構依託農戶信用檔案,進一步提出了“貸款優先、額度放寬、手續簡便、利率優惠”的舉措,讓講文明、講信用的農戶在政策上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過去制約農村金融的一個重要難題就是農村信用環境差、農貸風險控制難。”人行南昌中心支行徵信管理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省政府、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的不斷探索,創造出的具有江西特色的農戶小額貸款等農村金融産品和服務,通過制度設計引導農民講誠信,運用利率優惠等激勵機制鼓勵農民守信,有效促進了農村信用文化建設。(江西日報 記者夏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