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就在“地溝油”人人喊打之際,另一種問題油——“潲水油”也浮出水面。重慶九龍坡區近期破獲的“潲水油”大案表明,不法商家把喂牲口的“潲水”提煉成食用油,除了骯髒不堪外,還面臨和“地溝油”一樣的檢測難題——其多項指標竟可達到或接近食用油相關檢測標準。
法無明文規定
前不久,重慶九龍坡區警方聯合行政執法部門,摧毀了一橫跨重慶、四川、雲南、河南、湖南、貴州多省市的“潲水油”産銷鏈,其産量足以危害2600多個家庭一整年。
記者發現,這種油從潲水桶到餐桌,只需經過收集、粗煉、中轉、精煉、銷售五個環節。出人意料的是,這種“潲水油”在某種意義上居然是“合格”油。九龍坡區辦案人員説,不法商家能自行檢測酸價、過氧化值、溶劑殘留量等指標,通過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多道工藝,美化産品的氣味和口感,在餐桌上難辨真偽。
辦案民警表示,在懲處依據上,目前尚無明文規定“潲水油”是有毒有害食品。在定罪時,必須認定其“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或是“有毒有害”。而相關鑒定部門只能對“潲水油”的一些具體指標進行量化鑒定,很難認定其“有毒有害”,這給嚴懲不法商家造成困難。
暴利可達百倍
不法商家之所以挖空心思炮製“潲水油”,原因在於其高達百倍的暴利。
案件顯示,從食堂、餐館回收潲水的價格很低廉,有時只是象徵性給點錢,而煉出“潲水毛油”就能賣到約3000元一噸,扣除燃料、場地、人工成本後,暴利可達百倍。中間商購進“潲水毛油”後,以每頓約5000元的價格賣出,每噸又能賺上一兩千元。
下級煉油商的利潤空間也很大。案情顯示,煉油商每購進一噸“潲水毛油”,大約能煉出0.7至0.8噸成品“潲水油”,售價可達每噸八九千元,變身成農貿市場的散裝“食用油”後,零售價可達每噸近萬元。
巨大的利益驅動,讓“潲水”回收利用的正規渠道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