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北京首個公租房小區戶型超標 分配標準遭質疑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5日 0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杜麗娟

  作為北京首個公租房小區,亦城茗苑小區成為解決低收入人群住房的民心工程。但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該項目共可提供房源為4500套,分為兩個項目X17R1和X31F1,其中X31F1中,有16套是74平方米的一居室,2000多套為90平方米的兩居室。

  9月19日國務院公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障房建設和管理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規定公租房單套建築面積以40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為主,要滿足基本居住需要。這種大戶型的公租房是否合理,引起廣泛關注。

  戶型超標

  記者了解到,亦城茗苑小區位於開發區核心居住區,總建築面積60余萬平方米,總提供房源為4500套,戶型面積為40~90平方米,其中兩居室套數達到4000套。

  今年3月,亦城茗苑開始向承租人發放鑰匙,張亮(化名)首次獲得承租資格,此次他拿到的是一套80平方米的兩居。張亮告訴記者,和原來在外面租的70平方米房子相比,這次的租金並沒有太大的提高,基本維持在2000元左右。和張亮一樣,開發區內超過一半的員工都獲得了這樣大小面積的公租房。

  然而根據北京市規定,公租房戶型分為4種,單居套型為30平方米左右,小套型為40平方米左右,中套型為50平方米左右,大套型為60平方米以下。顯然,亦城茗苑公租房建設面積不符合上述指導意見的區間範圍。

  21世紀不動産商業地産總經理蔡宇翔告訴記者,公租房是給特定人群的,基本目的是解決基本居住需求,而70~90平方米的房屋已經達到了銷售水平。

  在蔡宇翔看來,如果公租房面積過大,將會導致一部分人持續“擁有”,出現不能循環使用的現象,而公租房本身是為特定人群設置的過渡産品。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認為,40平方米戶型的面積,滿足基本居住需求,能夠有效減少尋租的可能。

  既然面積過大會産生一定的問題,那麼對於4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是否能夠滿足基本居住需求?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師李斌認為,“高層建築的得房率在80%左右,建築面積為40平方米的住宅,實際凈使用面積應該在25~27平方米,這個凈使用面積對於一室一廳是足夠的。”

  李斌認為一些公租房建築面積達到70~80平方米是一種浪費。這個面積的房子性價比並不高,處於一個尷尬的界點,兩居偏小,一居偏大,而且租金上也沒有優勢。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公租房建設中主要有三種模式,第一類是市、區政府來建設和收購;第二類是産業園區建設公租房;第三類是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建租賃房。

  “第一種屬於政府行為,會嚴格按照指導意見的戶型、租金等方面規定。而後面兩種,因為有企業參與,如果企業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它肯定會建設更好的,一定程度上也是企業曲線留住人才的砝碼。”中原地産市場部張大偉分析。

  分配受疑

  北京公租房覆蓋範圍不但包括符合廉租房、經適房、限價房等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難家庭,剛畢業的大學生、新就業的職工,還包括一些在北京有穩定工作的外省市來京家庭。

  但在這些分配人群中,記者卻發現公租房更多的是被分給特定人群,特別是産業園建設的公租房儼然變成了名企精英的“專用房”。

  在亦城茗苑項目中,有超過一半的公租房分給了園區高端技術人才,而在另一個生活區鹿海園四里、海淀園區蘇家坨同澤園西裏一期兩個公租房項目裏,居住在這裡的大多是園區中骨幹企業的核心人才,公租房成為企業提供給優秀員工的獎勵,鮮有大學應屆畢業生入住。

  此外,為吸引人才,北京還向部分公司員工出租公租房,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獲得了29套公租房,中關村科技園內的1000多名科研人員也將優先獲得政府推出的面向中關村人才的公租房。

  對於這些優先獲得了承租資格的人才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卻值得考慮。

  根據北京市相關申請政策,2人申請經適房的,要求申請人取得北京市城鎮戶口滿3年,家庭年收入3.63萬元及以下,資産27萬元及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0平方米及以下。申請限價房的,3人及以下家庭申請的,要求家庭年收入8.8萬元及以下,資産57萬元及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5平方米及以下。

  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科研人員月平均工資在5200元左右,年收入在6.24萬元,以此推測,這些專業技術人才可能並不符合購買經適房、限價房的條件,因而也不符合出租公租房的條件。

  21世紀不動産商業地産總經理蔡宇翔認為,公租房是針對中低收入群體住房資源的再分配,其公正與否直接關係到政策落實。

  同時,蔡宇翔表示,在所有保障房品中,只有公租房與新進入城市人口有關。2011年的公租房僅僅220萬套,佔保障房的22%。未來的五年,3600萬套保障房中,公租房總套數大約800萬套,城市化進程中的新增城市人口,每年卻是1500萬人。那麼6000萬的新增城市人口,面對的是800萬套公租房,對於這樣的差距,目前階段,公租房應最先解決量的問題,政策應該更多地向建築數量上傾斜。

 

責任編輯:王琰瓊

熱詞:

  • 公租房
  • 面積
  • 分配標準
  • 超標
  • 小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