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摘要:
當前海外經濟和市場形勢全然受歐洲債務危機左右,因此,我們特地研究了歐洲債務危機的根源及趨勢,其他遭遇債務和金融危機國家的治理經驗,以期對歐洲未來形勢和應對進行預判。
歐元誕生以及歐元區擴張給歐洲國家帶來了顯著的利益,但也導致了結構的失衡並進而釀成了今日之危機。從99年開始,德國貿易盈餘快速擴大,並持續至今,歐元區其他經濟體大部分則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由此導致了德國凈儲蓄的持續增加,而其他國家債務持續的累積,從而不斷積累了歐元區內部的不平衡,而這種不平衡無法在歐元區現有的制度框架下進行調整,歐元區的變革勢在必行。
歐元區內不平衡的累積和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次發達和邊緣歐洲國家加入歐元區後融資成本的大幅下降,其無疑激勵了這些國家的負債願望和規模。同時,從單個歐元區成員國來看,其負債結構中外債比重均偏高。從以往多次的金融危機中可察知,外債過高是釀成危機的重要原因。
主權債務危機必然引發銀行危機。由於大型銀行往往是主權債務的主要持有者,銀行資産價值被減記和計提,這造成了銀行體系的不穩定,銀行股價下跌,銀行的風險溢價上升,融資成本上升,而此時銀行往往急需補充資本金,短期貸款融資的需求日益迫切,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危機就此形成。歐債危機到目前為止就是這一典型的危機傳導機制。
從金融危機史來看,危機往往伴隨危機國貨幣的大幅貶值,而貶值反過來會強制地增加貿易盈餘,從而治愈危機。從應對危機向金融體系蔓延的治理經驗來看,有效的措施是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注資。
歐元區作為整體,其債務水平、外債佔比、貿易差額都是比較健康的,危機引起的金融市場動蕩將迫使歐元區加快整合步伐,這或是歐元區走出危機的根本之法。此外,EFSF 和EFSM 兩大臨時金融穩定機構和基金將為歐元區政府為歐洲銀行業注資提供了渠道。而且這兩大機構未來或將演化為歐洲的金融穩定機制,這也是歐元區整合的一項內容。此外,歐央行面對危機或突破以往嚴格的貨幣政策紀律,實施寬鬆的政策,可能的手段是為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注資、降息等。
歐洲政策轉向寬鬆已成定局,隨著經濟增長的放緩和通脹的降溫,從美國到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政策可能都將向寬鬆邁出步伐。
(國泰君安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