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我國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2%,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但回升力度並不明顯。中國證券報認為,從國內外經濟環境來看,我國宏觀調控已到“鬆緊適度”的臨界點,總量調控繼續收緊的可能性不大。
由於近期全球經濟復蘇慢于預期,不少國家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已將政策重心更多地向穩定經濟增長方面傾斜。美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維持總體寬鬆貨幣政策;歐洲未來加息的可能性已下降;儘管面臨明顯的通脹壓力,但印度、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加息週期已臨近尾聲,巴西甚至於9月開始降息。
我國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已先後9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5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旨在回收過多流動性的貨幣政策操作收到階段性成效。從貨幣供應指標來看,截至8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13.5%,創2004年11月以來新低,明顯低於年初提出的16%的全年增長目標。狹義貨幣(M1)餘額同比增長11.2%,比上年同期低10.7個百分點。一般來説,M1增速快於同期M2增速,表明經濟增長活躍,處於景氣上行週期,反之則表明經濟出現下行。今年以來,我國M1增速已連續8個月低於同期M2增速。
物價方面,雖然國家統計局尚未公佈9月CPI數據,但分析人士認為,在食品價格企穩、翹尾因素回落等因素影響下,9月CPI同比漲幅在上月6.2%的基礎上再度走高的可能性並不大。今年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及新近成品油價下調,這些因素都有利於未來物價走勢穩定。
事實上,自從7月央行加息後,貨幣政策緊縮基調已有所放緩。中國證券報認為,四季度貨幣政策可能進入觀察期,進一步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都很小。
如果經濟環境不發生重大變化,我國穩健貨幣政策基調將延續至明年。未來如需緩解部分經濟領域資金緊張狀況,在必要情況下甚至不排除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
但是,如果調控政策不繼續收緊,會不會促使物價反彈,導致先前調控所取得的成效前功盡棄?對此,首先應明確,我國仍需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調,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這不僅是眼下管理通脹預期的需要,而且是我國相當長一段時期的常態化政策選擇。
其次,物價是宏觀經濟體系的滯後指標,經濟政策從出臺到産生效果同樣有時滯。如果7月CPI同比漲幅6.5%是年內峰值,未來一段時間CPI將緩慢回落的判斷基本成立,那麼,調控政策已需作出預見性微調,否則將對下一階段經濟增長産生損害。
再次,我國本輪物價上漲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需求拉動因素,又有供給推動因素,更有國際價格傳導因素,單純靠貨幣緊縮無法“一勞永逸”地治理通脹。
今年前兩個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速與去年下半年基本持平,但目前一些經濟指標環比下行值得注意,而且這一趨勢在未來一段時期還可能持續。在實體經濟需求有所回落背景下,如果貨幣政策繼續緊縮,將進一步抑制實體經濟對貨幣的有效需求,反而加劇流動性相對過剩矛盾,無助於從根本上緩解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