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溫州中小企業老闆欠債“跑路”的消息頻頻傳出。溫州,這個中國民間金融最為活躍的城市,再次因民間借貸而成為關注的焦點。溫州民間借貸到底以怎樣的方式運行?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當地經濟發展?如何規範發展,讓民間借貸在陽光下運行?
尋根源——變了味的擔保公司
近幾年來,隨著溫州商人生意越做越大,資金需求與日俱增,擔保公司也應運而生。據溫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統計,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取得經營許可證的融資性擔保公司為48家。
但在溫州市,更多未經許可的“擔保公司”也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搖身成為“地下錢莊”。記者在當地聽到這樣一個説法:在“擔保公司”雲集的龍灣區永強片,一桌吃飯的10人中有8人在做擔保公司。據介紹,“擔保公司”通常以月息2分左右吸儲,再以3分至6分放出,甚至可達月息8分至1角,每筆借貸的資金少則數百萬元,多的達幾億元。
這些“擔保公司”通常以這樣的方式集資:首先,幾個親朋好友籌集資金,開起一個“擔保公司”;然後,每個股東動用自己的人脈繼續集資。到後來,最“底層”的存款人和最“頂層”的貸款人已互不相識。而在“擔保公司”之間,資金也“拎來拎去”,彼此“救急”。
雖然“開張”時都由幾個人合股,但往往沒過多久就“各自為戰”,衍生出數量更多的“擔保公司”。據不完全統計,近4年來,僅在龍灣區永強片,平均每年都會“冒”出100多家“擔保公司”。這還不算那些“打擦邊球”做民間借貸的典當鋪、寄售行和租賃公司。
據記者調查,近一年多來,許多溫州人樂於將家庭財産在銀行抵押,拿到貸款後再放貸獲利。同時,很多溫州老闆還以企業名義向銀行貸款,再以個人名義向民間放貸,這些企業很大程度上扮演了“融資平臺”的角色。從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法院今年受理的民間借貸案來看,以自然人做借貸的當事人中,企業主或企業主家庭成員就佔了49.4%。
因為無序集資、過度擔保、過度投資,一旦某個“節點”出現問題,就會導致一損俱損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據透露,9月22日出走的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負債達20億元,債務關係涉及近萬人、幾十家企業,其中包括10多家銀行向信泰集團及下屬企業貸款共8.36億元。而樂清三旗集團也被多家銀行起訴未能按期還款,目前累計欠貸1.23億元。
衝擊波——
實體經濟影響不大
儘管溫州市一部分中小企業在民間借貸“風波”中出現資金鏈緊張狀況,但對全市經濟實體總體影響不大。
如在溫州打火機行業,110多家企業都有設備、有廠房,其中60多家仍在正常生産。溫州市煙具協會會長黃髮靜説:“企業發展競爭中遇到困難,關、轉、停都很正常。市場經濟的規律本來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在全市服裝業中,現有的2000多家企業每年、每月的利潤還有小幅增長。”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表示,以前門檻低,進入的企業多。現在淘汰掉一批,留下的企業應該能發展更好。
儘管如此,面對原材料漲價、勞動力工資和融資成本等增加的挑戰,不少中小企業的利潤越來越薄,轉型升級的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溫州老闆受暴利誘導,開始開辦“擔保公司”,發放高利貸。
據調查,溫州市目前“出問題”的企業大概有這樣三種情況:
一是因為轉型升級失敗,銀行收貸造成資金斷裂。如溫州的眼鏡業“龍頭”信泰集團,2008年以後連續投資組建了多家光伏企業,“戰線”不斷拉長。今年9月,信泰集團遭受民間借貸和銀行收貸兩面夾擊,就出現了資金鏈斷裂。
二是以“短貸長投”、“內貸外投”等形式從事房地産、私募股權等領域,造成“入不敷出”。如溫州知名的電纜企業樂清三旗集團,2006年以後到處買地,還從事葡萄酒生産,由此陷入債務泥潭。
三是參與賭博造成鉅額虧損。如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今年因老闆黃鶴參與大額賭博欠下鉅額賭債,企業最終宣告破産。
令人欣喜的是,面臨同樣的困難形勢,溫州市更多的企業在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記者在溫州市蒙拉妮鞋業有限公司採訪時發現,雖然才入初秋,這裡的冬鞋生産已熱火朝天。這個只有140名員工的溫州製鞋小廠,靠著科技創新成為國內惟一生産聯邦注塑透氣鞋的企業。“我們已取得20多項專利,所以不管國內外市場大氣候怎麼變,公司的訂單都源源不斷。”蒙拉妮公司董事長鄭國宏告訴記者,今年産值有望超過2500萬元。
據溫州宏豐電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曉透露,他的很多朋友都去做房地産,也叫他去“搭夥”,但是他堅持主業不動搖,“企業只有做專做精,才能在一個細分領域內做大做強;只有把企業做紮實,才能經得起市場由始至終的考驗。”
探出路——
民間借貸亟須規範
從今年上半年溫州市“正規金融”的資金供給情況看,22家小額貸款公司貸款餘額89.8億元、46家融資性擔保公司貸款擔保總額64.13億元、6家村鎮銀行貸款餘額34.87億元……一邊是旺盛需求的客戶,一邊是“毛毛細雨”似的供給,這給了數以千億元計的溫州民間資本巨大的生長空間。
由於缺乏對民間借貸的引導和監管,溫州無牌照“擔保公司”的非法集資已侵蝕到“正規金融”健康的肌體。據溫州市信用擔保協會有關人士透露,該協會2家地處龍灣區、獲得牌照的會員中,其中一家公司的老闆已經不知去向。溫州鹿城禾本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今年兩筆分別為300萬元和500萬元的貸款也已成為壞賬。
面對當前嚴峻的金融形勢,溫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建立了綜合協調機制和專項工作小組,部署強化措施,多措並舉:充分運用行政、金融、法律等手段,迅速開展風險排查活動;出臺政策措施,加大資金保障、企業幫扶、司法調解、風險預警、倒閉企業善後處置等工作力度;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和惡意欠薪等違法行為;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加強誠信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溫州市金融工作辦公室也發出通知,要求當地各銀行業機構對相應企業“不抽資、不壓貸”,降低企業融資利率和成本。同時,溫州市金融辦還組建了25個工作組,分別進駐相關銀行,協助做好銀企對接和企業資金鏈風險化解工作。
與此同時,溫州市34個行業協會也聯合發出倡議,要廣大企業攜手共渡難關。不少機構還積極抽調資金,建立應急小組、企業重組救市基金、中小企業轉貸臨時週轉金等援助會員企業。
連日來,記者奔波于溫州的一些企業和協會,也聽到一些疑慮,比如,溫州市委、市政府對銀行提出的要求有利於企業,但是銀行要考慮自身利益,如何有效平衡?又比如,溫州市金融辦提出,要開展民間資本管理服務中心試點、探索組建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甚至擬成立一個名為民間資本運作服務投資公司的平臺,讓有閒置資金的人通過這個平臺進行高收益合法放貸,這些措施該如何有序推進和落實?
多年來,溫州市民間借貸“陽光化”的呼聲一直很強烈,而這一輪更加猛烈的民間借貸“風波”也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加強對民間借貸的引導、監管和服務已經迫在眉睫。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有關部門應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給巨大的民間資本一個最佳的釋放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