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濟南10月7日電(記者 婁辰)“糾結”了一個多星期後,山東農民苑秀芹最終決定不讓兒子回家幫她收玉米。她花600多元請鎮上的機收隊幫他收完了9畝玉米。
53歲的苑秀芹是山東省禹城市北邱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她的身體不好,無法下田勞動。兒子在天津市一家電子廠上班,一天能掙六七十塊錢。
“原來想著讓兒子回來人工收,能省下給機收隊的錢,不過兒子回來會耽擱工作,也得少掙六七百塊工錢。兩頭算算,差不多能扯平,所以就沒讓他回來,省得來回跑折騰。”苑秀芹説。
與過去相比,中國農民的時間觀念增強了。在農業生産上,過去中國農民從來不計較時間投入,現在,他們要在務農和打工之間進行取捨。
這種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一系列社會變革的結果。改革開放前的一段時間,種田是中國農民養家糊口的唯一選擇。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民在種地之餘還可以進城打工賺取收入。目前,有些手藝的農民,進城打工每天能賺100多元,就算那些純靠體力賺錢的,一天也能賺七八十元。
不斷增加的打工經歷,使農民逐漸提高了對時間價值的認識。受觀念變化的影響,農民改變了種田成本的計算方式。在過去,中國農民普遍忽視自己的人工投入,僅把化肥、農藥等農資算作種糧成本。而現在,人工投入成了成本中最大的一塊。
北邱村村民盧傳東説,如果不算人工,這茬玉米的成本大約是500元左右。但是如果加上人工,成本將達到1000元左右。
觀念的變化,還直接影響了農民對種植結構的安排。夏津縣霍莊村村民梁玉軍有7畝地,以前秋季的種植結構一般是4畝棉花3畝玉米。但最近兩三年他沒再種植棉花,全部種上了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