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石油進口依存度挑戰能源安全 專家:不應超過60%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30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石油進口依存度正在挑戰國家能源安全。

  “2015年、2020年國內石油需求將達5.5億噸、6.5億噸,對外依存度為62%、68%。”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化原副總裁曹湘洪在近日召開的一個論壇上預測。

  2010年我國原油加成品油凈進口量為2.49億噸,進口依存度已達到55.6%。國際能源署(IEA)早前預測,“中國原油需求增速未來若保持不變,2030年石油進口依存度或將超過80%。”

  1993年開始,我國石油消費量超過産量,成為石油凈進口國。此後,石油進口量大幅攀升。2003年,我國石油凈進口超過1億噸,2009年石油進口超過2億噸大關。

  反觀國內石油産量已進入高峰期,未來産量雖有小幅增長的可能,但總體以穩定為主。

  中國工程院專家研究稱,目前我國已開發主力油田已進入“高含水和儲量高採出程度”階段,大多數主力油田已進入産量遞減期。全國原油産量綜合遞減速度達5%~6%。如果沒有新儲量投入原油産能建設,我國每年原油産量凈減少1000萬~1100萬噸。

  曹湘洪説:“未來,國內石油産量將維持在2億噸左右水平,增加的原油消費主要靠國際市場獲得,而國際市場可增加的原油供應以含硫、含酸重質原油為主。”

  曹湘洪所做預測顯示,若“十二五”平均經濟增速為8%,2015年國內成品油需求3.24億噸;若“十三五”經濟增速為6.1%,2020年國內成品油需求達3.95億噸。從預測結果分析,到2020年,我國年均成品油需求絕對量增加值都在1500萬噸以上,相當於每年必須有2個4000萬噸級煉油廠投産。

  一位國家能源局官員對記者説,其最為擔心的是能源安全問題。“未來,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能源消費還會不斷增長,能源保障存在巨大壓力。此外,煤炭、油氣儲備能力不足,能源對外依賴性大。”

  近年來,國家高層不斷開展“能源外交”戰略,啟動西北、東北、西南、海上進口油氣戰略通道建設,鋪設中亞、俄羅斯到中國的油氣管道。

  但中國能源外交道路並不平坦,石油進口格局並不樂觀。

  根據海關統計,2010年沙特、安哥拉、伊朗、阿曼、蘇丹等仍是中國石油進口來源的最主要國家。這些國家集中在中東和非洲,進口石油必須通過海上運輸才能實現,馬六甲海峽是石油進口的必經之路,也是能源安全的咽喉。

  《石油戰爭》作者、地緣政治學家恩道爾認為:今天中國的軟肋是對進口石油的嚴重依賴,容易受制于國外。

  多位能源戰略研究專家建議,我國必須改變依賴中東、非洲進口石油的局面,形成以中東、非洲、南美以及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多個區域及部分重點國家並舉的形勢。

  中國工程院《中國能源中長期(2030、2050)發展戰略研究》建議,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應該設置安全上限,最好控制在60%,最好不超過65%,缺口可以發展石油替代來彌補。進口總量儘量不超過美國,避免成為世界石油市場關注和攻擊的焦點。

  中國工程院專家説:“如果石油增長速度過快,意味著爭搶其他石油消費國的市場份額,容易引發市場的過度反應和價格大度波動,不利於經濟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未來應根據需求發展、酌情增加石油戰略儲備規模和類型,同時注意儲備庫選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