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中國股市深陷制度性危機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6日 16: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千點狂瀉,萬股折腰……看賬面金額,只剩零鈔”。這是網上廣為流傳的《沁園春A股》中的兩句,雖説不無誇張,但也生動反映了中國股市的慘澹現狀。股市成了掠財的“萬人坑”,誰進誰“凈身”。於是,對投資者來説,“不炒股”就是幸福。自2007年末見頂,深滬股市至今已“跌跌不休”長達四年,依然難見曙光。環球股市漲,咱沒反應,跌,卻步步緊跟,而且跌得更狠。

  股市長期萎靡不振,究其因,眾矢之的是過度圈錢“抽血”。這幾年全球經濟不景,但深滬股市融資額卻迭創新高,2010年達1萬億元。我國經濟總量佔全球不足10%,但股市融資竟佔全球三分之一,市場極度“失血”,也就難怪要“熊冠”全球了。今年,雖然融資規模有所減少,但依然可觀,年內新上市公司已達218家。可以説,中國股市近年的規模擴張,比高鐵還“高歌猛進”。有資料稱,美國股市上市公司總數約3600家,但用了200年時間,但中國股市僅20年便擴至2500余家,若照此速度,不用10年,中國上市公司數便會再創“全球第一”。

  事實上,融資衝動,瘋狂圈錢只是表象。背後隱藏的卻是對投資者權益的極度漠視。企業為上市,粉飾業績、包裝項目,只要忽悠來錢,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基金公司名為代客理財、“專業投資”,但不論投資人虧損纍纍,管理費卻是一分不少;管理層,則不管市場如何低迷,新股照發、上市照批,虧損是“風險自擔”。總之,股市迅速做“大”,是看得見的政績,至於投資者投入血汗錢,回報幾厘幾分,或者血本無歸,皆不關我事。

  10年前,滬指便達到2200點,但截至昨日,滬指也僅2433點。十年一夢,幾又回到“原點”。假如將滬指比做一隻股票,這意味著,若按長期投資理念,持有該股票10年的投資回報僅10%,遠遠低於CPI的漲幅。而如將這錢存入銀行,按當下存款一年定期利率計,加上複利,10年收益卻可達41%。

  投資十年卻跑不贏CPI的股市還能稱“投資市場”嗎?可以説,現今炒股虧損是系統性的必然歸宿,賺錢則要行大運。這就是為何近年概念炒作盛行,績優股無人問津,垃圾股ST股卻屢受追捧的根源所在。正路被堵,饑渴的資本只得在縫隙中奔突。統計顯示,從年初至今,深滬股市市值縮水1萬億,如扣除新股增發因素,則縮水3萬億。股票的不斷貶值,賠錢效應不斷積聚放大,令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逃離股市,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居民的炒股意願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與千百萬投資者的虧損纍纍相映襯的,則是“體制性造富”帶來的市場公平的缺失。如創業板200多家上市企業,股票發行時就製造了689個億萬富翁,104個十億級的家族富翁。其驟然暴增的財富,正是來自於投資者的虧損。或許獲益者自己也對天降巨財持疑,因此,寧可放棄企業高管的地位和優厚待遇,也要百米賽跑一般拋股套現。股市,本是人們寄望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的場所,如今卻在劫貧濟富,加速著貧富分化,這般結局,委實讓人覺得諷刺。

  可以説,深滬股市正深陷制度性危機中,即使讓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來,照樣玩不轉。因此,必須從制度設計上,重新設計市場定位,重視投資人的資本回報,真正為中小投資者築起保護屏障,否則,一個只講投機,或只是像“宇宙黑洞”般吸納居民血汗錢的市場,註定是要被投資者徹底拋棄的。 (馬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