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紅週刊(博客,微博)》特約作者 濟南 李允峰
截至本週收盤,滬指已經連續4周呈下跌趨勢,在市場持續疲弱的形勢下,今年最大的IPO中國水電即將登陸A股的消息再次衝擊了市場做多的信心,不少專業人士認為新股不顧市場“越窮越生”,導致了資本市場的持續低迷。
“越窮越生,越生越窮”這句話被很多人所熟知,但筆者以為這句話無論是放在計劃生育上還是資本市場裏,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如果這句話正確的話,那麼計劃生育部門不斷通過提高社會撫養費和罰款來懲罰那些超生的人,就會造成更多的人越來越窮,那豈不是促使這些人“越窮越生”?計劃生育部門難道是為了增加人口而設置的機構?農民多生孩子是農村傳統文化所致,是因為孩子越多,將來富起來的希望才會越大。
客觀的説,A股同樣不存在“越窮越生”。在股市繁榮的時候,發行的新股數量其實更多,只不過由於多數股票上漲,人們忽視了新股對股市融資的影響。如今市場不景氣,而新股發行還在進行,於是不少人認為新股發行就是造成市場低迷的“元兇”。
筆者認為,新股發行並非市場走熊的關鍵所在,如果新上市的公司都能夠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和美好發展前景的話,市場只會越走越牛,這是投資者求之不得的。而目前新股發行的關鍵問題就在於上市的公司不僅成長性欠佳,而且發行體制本身存在諸多弊端,這才是股市持續低迷的原因所在,也是投資者對新股反感的原因所在。
當前發行新股號稱“全流通”,實際上卻是只有一小部分股份流通的“假全流通”,不但造成源源不斷的大小非,還導致上市股票的定價扭曲;從限售期來看,海外市場的全流通,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只有3至6個月,而我們的限售股鎖定期卻是一年到三年,如果與國際慣例的3至6個月靠攏,投資者從一開始就必然要認真考慮定價問題,這樣才能減少新股炒作空間,降低市場波動。
儘管新股發行不存在“越窮越生”的問題,但卻存在熊市裏沒有考慮市場承受力,降低發行頻率的問題。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中國股市跌跌不休,然而在不到100個交易日的A股中,發行新股多達164隻,日均發行新股接近兩隻,發行規模高達1607.75億元,在全球IPO融資額排名中僅次於紐交所,位居全球第二。如果再加上上市公司的集資募股,中國股市的融資規模全球第一。
除此之外,重抽血輕回報也是投資者厭惡新股發行,甚至把市場持續低迷歸罪于新股發行的原因所在。
綜上,筆者認為,“越窮越生”並非市場走熊的關鍵,新股發行制度的種種弊端才是市場持續低迷的關鍵所在,希望監管層能及時加以改進,否則一旦資本市場失去所有投資人的信任,即便發行再好的公司,恐怕也沒有人去捧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