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包鋼稀土高調收儲被指托市 扭曲市場實際需求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4日 14: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直以來,稀土收儲作為國家稀土政策的重點備受關注,包鋼稀土(600111.SH)從2010年5月開始籌備儲備,此後數度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與之相對的是南方稀土行業對於中重稀土的儲備似乎缺乏基本的熱情,在他們看來稀土價格能調節生産,如果儲備只是保漲不管跌,儲備實際上是扭曲了市場實際需求。

  而在儲備分歧背後,實際上是南北稀土行業對稀土價值的認識差異,南方稀土界普遍認為稀土的價值不在於其稀缺性,而在於下游深加工産業的發展,人為政策的驅動很可能産生拔苗助長的反效果。

  逆勢下跌

  9月19日,內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決定收購擁有國家指令性計劃企業生産的價格不高於90萬元/噸、符合質量要求的稀土鐠釹氧化稀土産品。收購是為有效地保護稀土資源,維護稀土市場穩定,防止稀土價格大幅度波動損害稀土市場正常秩序。

  聽到此消息後,最興奮的是稀土貿易商,從8月開始,稀土交易市場的主角由包鋼稀土、贛州稀土礦業公司等稀土大佬換成了全國各地的稀土貿易商,因為8月開始的6部委整頓使得絕大多數稀土生産企業停産或減産,市場上流動的稀土並不多。

  按照正常的邏輯,6部委的整頓應該加劇稀土供應的緊張,稀土價格應該進一步上漲,但實際上,大量的貿易商對高位的稀土價格産生恐懼,離場味道漸濃。

  此外,《中國經營報(微博)》記者了解到,導致稀土價格在八九月份迅速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大量私挖濫採的稀土産品涌向市場,這類稀土由於成本低,售價也低,從而拉低了整個稀土價格。

  “如果稀土價格重回2009年以前的低位,對稀土行業的損害極大,因為各種成本都增加了。”9月21日,在“2011中國稀土市場投資發展論壇”上,一位從事稀土分離冶煉的贛州企業家對記者表達了擔憂,他説,現在稀土的實際售價要遠低於掛牌價。

  數據顯示,稀土價格在8月份繼續大幅下滑,其中,輕稀土主要産品氧化鐠從最高點的每噸140萬元跌到每噸95萬元和每噸125萬元,跌幅達到32.14%,中重稀土主要産品氧化鋱和氧化銪分別下跌30.95%和42.37%。

  儲備背後

  今年8月記者在包鋼稀土公司一家分離冶煉廠內看到,新的儲備倉庫已經建好,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建的倉庫比外界傳聞的5座要多,而從今年5月開始就已經往倉庫裏裝貨。

  因此包鋼稀土的稀土儲備實際上已經有4個多月的時間,這也間接證明了在今年,連位於包頭稀土高新區內的稀土深加工企業都出現斷貨的局面。

  雖然包鋼稀土的收儲動作早就開始了,但如此高調的宣佈尚是第一次,包鋼稀土國貿公司一位主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此次對外正式宣佈收儲,托市的意圖明顯,因為稀土價格已經持續向下走,主要的稀土産品跌幅超過30%,“這是很危險的,中國人追漲殺跌,我們認為稀土價格不應該再回到從前的低位。”

  相對包鋼稀土早作準備,南方中重稀土企業對於收儲似乎興趣不大,在“2011中國稀土市場投資發展論壇”上,記者了解到目前沒有哪個企業收儲中重稀土,部分企業的所謂收儲其實是囤貨,起不到平抑市場的作用。

  “商業收儲就是利益型儲備,今年稀土價格在7月中旬達到高位的時候,為什麼不見包鋼稀土拋貨,相反他們還在秘密囤貨,現在價格向下了,就開始高調收儲,為什麼是90萬元的門檻?”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稀土專家對記者表示,並不認同包鋼稀土的這種“不負責任”行為。

  事實上,在2011年7月,下游企業因稀土價格高企而叫苦不迭的時候,包鋼稀土還是堅持惜售政策,更談不上增加生産而平抑價格。而儲備的作用,除了在價格低於市場正常價格時收儲外,還應該在産品價格過高時增加供應以平抑價格,防止暴漲暴跌。

  “現在實際上只是為了防止暴跌,對於暴漲卻不作為,這樣的儲備是背離國家初衷的。”上述專家説。

  需求決定價值

  稀土的價值由什麼決定?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很多行業內人士講不清道不明,近幾年來,稀土的高價值多被描述成來源於其資源的稀缺性。但事實並非如此,稀土在地殼中的含量並不稀少,甚至比銅、鈮等常用的有色金屬的含量都高。

  上海國富基金研究員羅林對記者表示,稀土的價值由需求決定,即便在稀土家族中,不同的稀土元素的市場表現也不一樣,2011年這一輪暴漲中,主要是磁性材料和發光材料漲幅明顯。

  事實也是如此,以中重稀土中的氧化釔為例,其屬於世界範圍內的稀缺元素,但其價格遠不如鐠、釹的漲勢好,原因就在於釔元素的實際應用尚未被開發出來,而磁性材料的大爆發直接帶動了鐠釹價格的上漲。

  江西省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孟慶江指出,應該由市場來調節稀土的生産,只有極少數資源數量少,且目前尚無法應用的元素值得儲備,像鐠、釹、鑭、鈰等常用的稀土元素應該由市場需求來決定其價值。

  此外,據了解,中國的稀土儲量從1985年底的1.3628億噸降到2008年的8360萬噸,23年裏,資源損耗了2002萬噸。而2010年中國稀土的産量為15萬噸(包括計劃外的産量),按照每年15萬噸計算,23年的消耗量應該為345萬噸,與2002萬噸相去甚遠,而且稀土的使用量是逐年增長的,2008年的資源供應量不到15萬噸,上世紀80年代和上世紀90年代每年的産量更是不超過5萬噸。

  孟慶江認為,過去稀土資源儲量的迅速減少,既不是用的多了,也不是賣的多了,而是浪費的多了,“資源在生産過程中浪費掉了”。

  孟慶江説,目前總量控制方式不科學,稀土總量控制的前提是滿足市場的需求,並適當過量,這樣才能推動應用發展,尤其是下游産業的發展,“只有下游深加工做好了,才能真正體現稀土的價值,現在的價格實際上是在深加工層面雖然有觸動作用,但時間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