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每經記者 張昊 發自成都
在當前的消費旺季,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等單位聯合國內白酒骨幹企業日前發佈了 “白酒限價倡議書”,業內人士表示,這與今年4月份限價令有相似之處。前期的限價令,並沒有正式的文件出臺,相關部門也僅僅是口頭通知。本次雖然是倡議書,但由於參與方有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因此有一定的行政約束力。
酒類企業再出倡議書
日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經貿司、價監局共同召開白酒價格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蘇酒集團、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
會議就白酒價格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鋻於目前通脹預期的壓力,白酒雖然不是必需消費品,但是在穩定市場消費方面也起着特殊作用,發改委領導提出,要求行業協會及白酒骨幹企業要起到維護白酒市場價格的作用,同時保障市場供應、穩定價格、不能再出現漲價現象,加強行業自律,加強對經銷商的管理。
在當日的座談會中,協會提出四點倡議。在價格方面,明確表示要加強價格自律,自覺規範市場價格行為,不囤積居奇,不提前散步漲價信息,不集中“搭車”漲價,更不合謀、串通漲價。
而在定價方面,根據成本和市場供求變化情況,合理制定産品價格,不超過成本上升的合理幅度漲價,不憑藉企業的壟斷地位隨意漲價、牟取暴利。
多方博弈的力量主導
在今年以來A股的結構性熊市中,白酒板塊在提價以及業績超預期增長的背景下,吸引了避險資金涌入,白酒板塊一路高歌猛進。但從8月中旬至今,整個板塊進入持續調整。
某大型券商食品飲料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驅動白酒股行情的因素除了需求增長外,旺季提價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他同時表示,此次的白酒限價倡議書,無疑給當初美好的提價預期潑了一盆冷水。儘管前期整個酒類板塊已經出現調整,目前整個板塊20倍市盈率還是有估值優勢的,但是在目前大盤的弱勢環境下,限價令一齣,酒類股補跌的可能性比較大。
上海某券商食品飲料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倡議書的出臺對不同酒企的約束力可能不一樣。
“以貴州茅臺為例,上述倡議書提出限價的理由為當前的通脹壓力,但是去年底國內通脹壓力遠高於目前,當時同樣有限價令,但貴州茅臺依然逆勢漲價。”該分析師表示,這主要是地方政府與發改委多方博弈的結果。“因此,如果酒類企業執意提價,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上述倡議書或許只是形同虛設,畢竟企業提價也可以找到其他理由,例如貴州茅臺的出廠價與終端零售價的價差接近翻倍,企業可以把價格執行不力的責任推到渠道沒有管控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