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新京報》報道,日前,記者從工信部獲悉,“國家食品工業企業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已開通,國內食品工業企業的相關誠信和失信信息將在平臺上發佈。
説實話,政府部門開通公共服務平臺是常事,稀奇的是“黑名單”。據工信部方面透露,該網站開通後將發佈守信的食品工業企業以及失信的食品工業企業黑名單。在“誰人告訴我明天吃什麼”的當下,無疑,“黑名單”的現身,公眾那是相當的期待。
誠信,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企業和品牌巨大的無形資産和長盛不衰的精神資源。“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企無信不存,國無信則衰”。食品工業企業失信,不是枝節問題,而是生死攸關,對已對人都“傷不起”。而監管部門發佈“黑名單”,是失信企業應支付的代價。
雖説如今是信息社會,但電腦與上網還沒有完全普及千家萬戶。因而,工信部發佈這一食品企業失信“黑名單”,多少人能瞭如指掌恐怕難説。即便“黑名單”黑上天,對老百姓而言,知之甚少者註定居多。
很顯然,失信“黑名單”在工信部網站一發了之遠遠不夠,還需要繼續給力,來個大張旗鼓的“廣而告之”。一要利用各種媒體發佈“黑名單”;二是“黑名單”既要指名道姓,更要有一一説法;三是“黑名單”要提高公眾“收視率”、參與率。否則,藏在深閨的“黑名單”,價值很難完全實現。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失信“黑名單”,何時食品企業談“黑”色變,那才功德圓滿。失信“黑名單”,快快火起來!
陳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