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民間借貸亂象倒逼中國金融改革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2日 0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眼下,民間借貸、地下金融等所謂非正規金融的種種亂象,已經成為懸在中國經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面對金融市場分割、民間高利貸以及貨幣政策困局,中國的金融改革似又到了關鍵路口。

  與發達國家成熟市場經濟不同的是,中國轉型經濟中存在著二元金融結構,即正規金融與非正規金融的分割。近十年來,由於正規融資渠道的利率和信貸管制,大量資金游離于正式的金融體制之外,使得央行利率政策的傳導較為複雜,並且常常遇到“梗阻”,導致金融信號失真,這不僅損害了總體資金的分配效率,也不利於控制流動性的宏觀規模和投向。

  利率管制實際上是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直接干預,壓低實際利率,使得整個市場金融資源配置形成了低效率短板效應。在利率管制的條件下,國有金融機構控制了大部分社會金融資源,大量資金被配置到效益較低的項目中去。

  不僅如此,商業銀行貸款低利率的另一個結果就是轉換為國有投資的衝動,進而轉換為大規模投資。根據世行測算,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年均9.8%的增長率,除了有2至4個百分點是全要素生産率貢獻外,其餘6至8個百分點的增長率幾乎都是來自於投資的貢獻。大規模的投資而國內需求不足,就會造成過剩的産能,當過剩的生産能力在國內市場找不到實際有效需求就會促使企業加大出口,形成出口導向和資本密集導向的産業結構,經濟增長凸顯粗放型特徵,形成惡性循環。

  今年以來央行三次加息,市場流動性開始吃緊,但市場融資需求旺盛,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資金饑渴導致對資金的需求更為迫切,資金供需加速失衡。於是,正規金融與民間金融之間形成了位差,民間金融更有了填平其資金“水位”的機會,造成民間利率奇高。

  根據央行溫州中心支行監測口徑顯示,一季度各月份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年利率分別為23.01%、24.14%和24.81%,單季上漲11.91%,比上季度漲幅高8個百分點。同樣在民營經濟活躍的江蘇,民間借貸利率年息甚至高達60%以上,是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6.56%的近10倍,過高的資金成本已經使很多小企業脫離實體。數據顯示,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規模將近11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40%。其中,20%左右即220億元,又會通過房地産企業的融資、集資炒房等進入到“房地産投資”,地下金融不僅吞噬了産業利潤,也架空了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調控。

  因此,抬高整個社會的資金成本並不能真正引導資金的合理流向,地下金融繁衍生殖的根源在於金融市場的二元分割,只有放鬆利率管制,降低金融市場的分割程度,才可能改善利率政策傳導機制不暢和資金配置低效的局面。消弭二元分割的落腳點應該將其置於推動金融改革、優化全社會融資結構和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大視野中加以通盤考慮,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各種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才是促進中國經濟金融轉型的根本之道。(張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