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究竟有多少“魔鬼交易員”在潛伏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1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瑞銀爆出的醜聞讓人震驚:一個31歲的交易員造成了20億美元的損失。更令人震驚的是,按照瑞銀自己的説法,這位名為阿杜伯利的交易員進行的非法交易始於2008年。

  眾所週知,2008年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令西方金融機構備受指責,當然他們也受到了市場的懲罰。當時,包括瑞銀在內的諸多金融機構誓言要加強風險管控,防止某一類別的産品風險敞口大到不可控制。

  從瑞銀最新的醜聞來看,所謂的風險控制只是這些金融機構用來平息輿論的託詞。儘管金融市場屢屢受到慘痛教訓,但這樣那樣的醜聞總是時不時地撥動市場脆弱的神經。我們不禁要問,到底還有多少個“魔鬼交易員”潛伏在這些金融機構中。

  阿杜伯利的前輩、資深“魔鬼交易員”尼克李森一舉成名,是因為僅僅二十齣頭的他,一舉搞垮了百年老店——英國巴林銀行,後來還大言不慚地寫了自傳《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的》。1995年2月,時任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交易員的尼克李森在衍生金融商品的超額交易中投機失敗,導致損失14億美元。

  根據李森事後的回憶,巴林銀行的監管層在事情變得不可收拾前,有足夠時間阻止他的瘋狂舉動。在巴林銀行徹底破産後,所有該負的責任似乎又全落到李森一個人身上。後來李森憤憤不平地説:“有一群人本來可以揭穿並阻止我的把戲,但他們沒有這麼做。我不知道他們的疏忽與犯罪之間的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們是否對我負有什麼責任。如果在任何其他一家銀行,我想我不會有機會犯罪。”

  不知道如今,這個瑞銀的交易員、來自加納的阿杜伯利,日後會否發出如同李森一樣的感慨:有一群人本來可以揭穿並阻止我的把戲,但他們沒有這麼做……

  其實,李森或者阿杜伯利的上司之所以選擇性失明,對違法或者違規交易視而不見,應該另有算盤。假如交易賺錢,那麼他們會竊喜,並把交易利潤視作理所當然的營業性收入,並高調宣傳説他們如何有先見之明:在市場不看好的情況下,進行了某種交易,並賺取了聰明人的利潤……假如交易虧錢,他們就可以找一個李森或者阿杜伯利這樣的交易員脫罪,説這些交易員膽大妄為,欺騙公司違法交易……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當然皆大歡喜。交易員成為明星交易員,高管們獲得不菲的分紅。萬一很不幸地遇到第二種情況,那也不是世界末日。即使巴林銀行倒閉了,李森因此坐了幾年牢,他也出名了。據説現在尼克李森的謀生之道,不僅是著書立作,並且還能收取不菲的出場費。對於精明的交易員來説,冒險交易實際上風險明顯小于收益,因此必然要為之。

  可以相信,在這些個龐大的金融機構中,有無數的李森或者阿杜伯利潛伏其中。(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