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海底撈服務被疑誤導顧客酒駕 病毒式營銷惹禍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1日 08: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放在海底撈店內的酒精測試儀

  編者按:近日,有市民發現海底撈火鍋大行宮店裏配備了酒精測試儀,顧客用餐完畢後,可以自行進行酒精測試。昨天中午,記者從海底撈火鍋店裏了解到,酒精測試儀是經銷商放在店裏的,並不是店方準備的。不少市民覺得,喝了酒就不應該再開車,與血液內酒精含量是否超標無關,在店裏擺放這樣的酒精測試儀,反而會使一些存有僥倖心理的顧客酒駕。

  此前,海底撈被曝光火鍋骨頭湯底和部分飲料均為勾兌而成,引起軒然大波。海底撈多次道歉,公眾依然無法原諒,智詢投資公司總經理陳凱表示,輿論之所以沒有辦法接受海底撈的道歉,是因為“傳奇”已經給大家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事實上,在“勾兌門”還未被曝光之前,業內就有不少專家對瘋狂傳播的“海底撈體”敲起了警鐘。

  上海財經大學市場營銷係教授陳信康曾表示:“不論海底撈是否參與微博上早期流傳的服務口碑性的‘海底撈體’創作,事情演變到誇張,甚至惡搞與諷刺的失控局面,海底撈的營銷部門就應該予以澄清 ,使網絡渠道能有效傳播對公司有效的信息,否則當顧客購買、體驗到的産品和服務與期望不一致時,滿意度就會降低,從而影響海底撈的聲譽 。”

  對於眼下海底撈的遭遇,陳亮認為,“或許只能亡羊補牢,期待大眾有一顆理智辨別真偽的慧眼。”

  海底撈店堂擺放酒測儀“吹”驗酒精含量惹爭議

  在海底撈火鍋大行宮店內,有一片用餐等候區,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零食、按摩椅等,還為等餐的顧客提供美甲、擦鞋等服務,酒精測試儀就被擺放在這個區域裏。

  酒精測試儀一共有兩個,外形類似對講機,用連接線固定在塑料底座上。“這個是酒精測試儀的經銷商擺在我們店裏的,一共擺10天,結束後會拿走的。”一位海底撈的工作人員介紹説。隨後,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記者進行了試用。打開酒精測試儀後,對著吹氣口吹氣,之後儀器上的顯示器會反映出相關數據,儀器底部還會自動打印出一個紙條,上面顯示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整個過程很快。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過來自行檢測酒精含量的顧客不是很多,多數人只是因為好奇過來試用。該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顧客用餐過程中喝酒了,他們都會提醒對方不要開車。

  海底撈火鍋大行宮店的李經理表示,將來海底撈推不推出給顧客測試酒精的服務,還是要看顧客的反應。就目前情況來看,使用的顧客不多,有可能不會推出類似服務。

  多家飯店表示不考慮推此服務

  昨天下午,記者聯絡上了該酒精測試儀的經銷人員,他表示,希望顧客通過測試,提前了解到血液內酒精含量,從而不再酒後駕車,他選擇在海底撈進行試點,展示他們的産品,希望有更多的南京本地飯店知道他們的産品,在店內引進酒精測試儀。

  記者又走訪了南京市區多家飯店,沒有發現有飯店自備酒精測試儀,商家們都表示,他們會提醒顧客酒後不要開車,一些飯店也會提供代駕服務,他們不會在店內購置酒精測試儀。

  “飲酒不開車,這個不需要測的。”南京紅泥大酒店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只要喝了酒就不應該開車,不管測出來有沒有超過標準。所以在店裏準備一個酒精測試儀作用不大,顧客喝了酒,酒店應該提醒顧客不要開車,紅泥大酒店不考慮自備酒精測試儀。

  南京交管局:會誤導顧客酒駕

  南京市交管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酒精會對人體的整體協調能力産生影響,從嚴格意義上來説,只要喝了酒,即使測試完血液內酒精含量沒有超過標準,也不能再駕車了,飯店給顧客測試,對於一些喝了酒但測完酒精含量沒有超標的顧客會産生誤導。另外,交警使用的酒精測試儀都通過質監部門的嚴格檢查,而且會定期進行校準,飯店自備的儀器其檢測準確度則不一定能得到保證。

  海底撈被曝骨頭湯和飲料係勾兌

  想真正感受“顧客就是上帝嗎”那就請來海底撈吧……去年10月,一家名為“海底撈”的火鍋店落戶杭州。雖説是家火鍋店,但其特色卻並不是火鍋,而是保姆般的服務。在這裡吃飯,你會被服務員的主動熱情震撼。難怪有人打趣説,“人類已經無法阻止海底撈了。”

  然而一則《海底撈骨頭湯和飲料是兌的》網帖到處流傳,似乎阻礙了“海底撈”征服地球的腳步。

  該網帖稱,某媒體一名記者以打工身份臥底青島海底撈,發現其火鍋骨頭湯底和部分飲料均為勾兌而成。並且被特別叮囑“一定不能這麼和客人説”。同時還有丸子、肉類不稱重、員工上班偷吃熟食、筷子掉地上撿起來繼續用等現象。

  記者來到杭州海底撈火鍋,該店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湯底和飲料的製作方法是嚴格按照總部的配方流程執行,具體情況並不知曉。至於偷吃熟食、筷子不洗等現象在這裡並不存在。”這名工作人員還提供了一個總部的電話,建議記者去那了解。

  記者隨後撥通了設在北京的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的電話。該公司媒體事務負責人曹靜坦誠:海底撈的骨頭湯和飲料等確係衝兌,是各個門店按照總公司統一規定的配比標準進行配製。而其所有的原配料均由有合格資質證明的正規廠家提供,並按照國家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進行索證、索票,操作均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病毒”式營銷惹禍

  “摔得太重是因為爬得太高。”多年來,食客盈門的海底撈並未走快速擴張的道路。然而,幾個月前,有媒體報道,海底撈年內將在美國開出海外第一家門店。有人不禁質疑,對低調的海底撈,這場聲勢浩大的“病毒”式營銷是否來得過於巧合

  對此,海底撈公司的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董事長張勇已在微博中表明,“我們很感謝網友的關注和厚愛,但這是網友們的自發行為。”言下之意,否認了“海底撈體”是公司的營銷行為。

  正如上述負責人的謹慎回答,對於此事,海底撈的應對一貫低調。不過,在許多營銷學者看來,正是未能適時、有效地對“病毒” 傳播加以管理乃至解釋,才導致當前大相徑庭的品牌形象所造成的“治愈難”。

  當日18時23分,在微博上,對“海底撈勾兌”一共有25256條微博的搜索記錄。轉發或者評論這些話題的網友,許多都曾是“海底撈體”的轉發者,曾經的“圍觀”一時間變成了帶有被欺騙情緒的“攻擊”。誠然,如果食品安全出問題,態度再誠懇,服務再到位,也是不可饒恕的,但“骨湯勾兌”、“衝調飲料”真的罪不可赦嗎海底撈在官網表示,白味湯鍋、檸檬水及酸梅湯確係勾兌而成,但均由有合格資質證明的正規廠家提供原材料,合法、合規、合乎安全。

  “海底撈從來未在宣傳中把勾兌的説成現場熬製,並沒有把衝調的説成鮮榨,並沒有欺騙、欺詐或者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陳述。”陳凱説。

  在陳凱看來,輿論之所以沒有辦法接受海底撈的道歉,是因為“傳奇”已經給大家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事實上,在“勾兌門”還未被曝光之前,業內就有不少專家對瘋狂傳播的“海底撈體”敲起了警鐘。

  上海財經大學市場營銷係教授陳信康曾表示:“不論海底撈是否參與微博上早期流傳的服務口碑性的‘海底撈體’創作,事情演變到誇張,甚至惡搞與諷刺的失控局面,海底撈的營銷部門就應該予以澄清 ,使網絡渠道能有效傳播對公司有效的信息,否則當顧客購買、體驗到的産品和服務與期望不一致時,滿意度就會降低,從而影響海底撈的聲譽 。”

  對於眼下海底撈的遭遇,陳亮認為,“或許只能亡羊補牢,期待大眾有一顆理智辨別真偽的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