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CPI是如何製作的?公眾代表體驗物價調查員工作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0日 1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從一天採集157種食品價格看CPI生産過程

  ——第二屆“中國統計開放日”山西活動現場見聞

  新華網太原9月20日電(記者 晏國政)20日是第二屆“中國統計開放日”。當天上午,十余位公眾代表跟隨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專職物價調查員黃淑娟,來到位於太原市府東街的一家大型超市,體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生産製作過程。

  在這家超市裏,黃淑娟仔細查看大米、各類蔬菜、肉類等食品的價格,並將它們一一記在一個類似手機的價格採集器裏和一個專用的價格採集本上,經過整理後傳至統計部門的價格採集系統裏。

  黃淑娟説:“我平常的主要工作,就是在這家超市裏採集食品價格。根據要求一天要採集157種食品的價格,每個月至少採集六次。”

  像黃淑娟一樣的專職物價調查員,山西有近200名;像這家超市一樣的價格調查網點,山西則有2923個,分佈在17個市、縣。

  食品價格也只是CPI生産製作的“原料”之一。根據山西近4000個住戶調查居民家庭的消費習慣,統計部門在食品、衣着、交通和通信等八大類商品及服務中選擇了262個基本分類,根據實際情況,又在基本分類下設置了1萬餘個代表規格品,代表全部的商品和服務,進行價格採集。

  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消費價格調查處副處長王秀蓮説,價格採集方式採用定點、定時、定人直接採價。其中,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價格變動比較頻繁的商品和服務項目,每月採集6次價格。一般性商品和服務項目每月採集2次,價格變動不頻繁的商品和服務每月則採集一次。

  各地採集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反映到統計部門後,統計部門要計算代表規格品的平均價格。然後計算其本月平均價與上月平均價的相對數,即價格指數。經過逐級加權平均計算後,形成各類別商品的消費價格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CPI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以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經歷如此嚴格且紛繁複雜的調查、計算等生産過程,切實保證了CPI的代表性、及時性和準確性。”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副總隊長王續孔説。

  第二屆“中國統計開放日”以“統計和您在一起走向規範統一的中國統計”為主題,詳細展示統計數據生産過程。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當日舉辦現場交流會等活動,邀請公眾零距離觀察統計、感受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