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歐債危機持續惡 美國財長破例出席歐盟財長會議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6日 09: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 張 亮 吳樂珺 本報駐美國記者 溫 憲

  歐盟27國財長會議9月16日至17日在本屆輪值主席國波蘭舉行,重點討論“當前世界經濟和金融形勢、為即將召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秋季會議以及二十國集團會議作準備、評估歐盟金融業狀況及其改革”等幾大議題。參加會議的還有各成員國央行行長、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利普頓等。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史無前例地出席此次會議,這顯然表明美國對歐債危機的升級及其“外溢”態勢深感憂慮。

  希臘意大利處於危急關頭

  此次會議是在歐債危機持續惡化之時召開的,因而備受國際輿論關注。作為歐債危機的“導火索”,希臘財政現已瀕臨可能“斷糧”的絕境。如果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第六批80億歐元援助貸款10月份還不能到位,希臘就只能宣告破産了。近日希臘一年期國債收益率竟然飆升至117%,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也接近70%,而今年整體經濟預計將萎縮5%之多。因此,市場越來越篤信“希臘遲早會違約”,將對歐洲金融業和經濟造成災難性的傳導後果。

  而意大利也處於危急關頭。作為歐元區的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高達120%,僅次於希臘,總額約1.9萬億歐元。如果意大利債務進一步惡化,就會陷入“太大而無法施救”的境地,因為專門用於救助的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總額也只有4400億歐元。據報道,穆迪將在本週末結束對意大利債務情況的評估。有市場人士預測,穆迪將下調意大利的信用評級,屆時將會對意大利債券市場形成新一輪打擊。

  歐債危機讓美國惴惴不安

  在美國金融危機發生3週年之際,歐債危機令美國金融業前景更加不樂觀。美國銀行業對歐洲債務的巨大風險敞口成為巨大隱患。以花旗銀行為例,估計該行在希臘、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等歐元區國家有220億美元的風險敞口。據統計,美國金融機構對歐洲國家的凈風險敞口約2000億美元。削減成本和推進大規模重組計劃成為美國銀行業的最新動向。美國專欄作家扎卡裏亞9月15日撰文指出,歐債危機已不僅僅是歐洲人的危機,這一危機所造成的危險將甚于3年前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閉,極有可能將全球經濟拖入災難深淵。

  對於蓋特納的參會,美國財政部表示,全球經濟復蘇、金融監管以及歐債危機外溢給世界經濟帶來的風險將是雙方討論的主要議題。蓋特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含蓄地表示,歐洲領導人隨時都準備採取更多措施保證歐元免受債務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歐洲國家政府應該向市場説明,他們是金融系統的後盾,這樣金融系統才會更好地為經濟恢復出資獻力。

  應對方案束之高閣

  令人十分擔憂的是,主權債務危機已殃及歐洲銀行系統。首先是銀行業股價普遍持續暴跌,多數銀行股價已跌至2009年的最低水平,損失極為慘重。其次是歐洲銀行業流動性不足的跡象日益明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紛紛發出警告,呼籲歐洲銀行充實資本金,加固抗險能力。就希臘債務而言,德法兩國銀行業對其風險敞口較大。歐洲銀行的風險敞口並不僅限于希臘,還包括其他幾個深陷債務泥潭的國家。英、法、德銀行是“歐豬五國”最主要的債權人,持有債務約佔五國債務總量的一半左右。同時,“歐豬五國”之間也相互持有債務,這種“三角債”一旦觸礁,就會産生多米諾效應,甚至重蹈2008年“雷曼時刻”的覆轍。

  然而,面對如此險情,歐盟當局卻顯得束手無策,即使是早已敲定的應對方案,也被束之高閣,遲遲得不到落實。有鋻於此,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于14日在歐洲議會發表了被認為是“措辭強硬”的講話,一是強調歐債危機是歐洲這一代人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也是一場事關歐洲國計民生的重大“戰役”;二是疾呼成員國在本月底之前批准早在今年7月21日歐盟首腦峰會達成的希臘第二輪救助計劃;三是歐委會將儘快推出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的方案。此外,德國、法國和希臘首腦也在同日舉行了緊急電話會談,這些顯然是為財長會議作鋪墊。兩天的財長會議是否會對緩解債務危機發出積極信號,美國財長蓋特納與會又將産生何種影響,市場自然會密切關注。

  (本報布魯塞爾、華盛頓9月15日電)

  點評

  張茉楠(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作為最大的金融合作夥伴,歐美之間由主權債務引發的金融系統性風險是連帶的,誰也無法獨善其身。歐美金融信貸遠沒有恢復到危機前水平,依舊乏力的實體經濟無法創造就業,也無法承載高度膨脹的虛擬經濟。歐美銀行危機從深層次來看,實際上是其長期刺激虛擬經濟,以至於其脫離實體經濟太遠之後,金融業的一次結構整頓和理性回歸。歐盟貨幣聯盟誕生之初承載著更多的政治使命而非經濟使命,希臘一旦退出歐元區,其戰略影響比經濟影響更大。而目前無論哪種救援,可能都只是以時間換空間,給歐洲市場喘息的機會,但從根本上來講,很難去除深層次矛盾。歐債危機發酵造成的不確定性極大地打擊了市場信心,也會進一步傳導到實體經濟當中。

  王家強(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債務危機以前,發達國家一味刺激房地産、建築業需求,以金融業的急劇膨脹來推動産業增長。房地産業和金融業的就業率比重不斷攀升,持有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導致技術創新等産業的空心化,拖累了歐美實體産業部門就業和科技創新的進度。危機後這兩大行業受到很大衝擊,致使其不得不進行去杠桿化等一系列反方向調整,讓資本和人力重新回歸實體産業。此外,歐美銀行大量裁員,金融機構被辭退的高收入人群短時間內很難流入到其他實體産業部門,進一步造成結構性失業。根據預測,美國的失業率要到2018年以後才能回落到6%以下。歐美産業結構的再平衡會導致整個世界經濟産業的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