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銀監會要求防範"人人貸"風險 易演變為非法金融機構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4日 0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昨天,記者獲悉,中國銀監會日前向銀行業機構發佈“人人貸”風險提示,稱人人貸(P2P)存在大量潛在風險,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風險預警監測與防範。

  據了解,目前,國內以P2P模式運營的公司至少已超過30家,規模較大的有宜信、拍拍貸、紅嶺創投等。

  銀監會稱,在信貸持續偏緊背景下,人人貸仲介近來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這類仲介公司收集借款人、出借人信息,評估借款人的房産、汽車等抵押物後進行配對,並收取仲介服務費。從目前這類公司的運作看,存在影響宏觀調控效果、易演變為非法金融機構等七大問題和風險。

  由銀監會辦公廳發佈的《關於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務必建立與人人貸仲介公司之間的“防火墻”。嚴防人人貸仲介公司幫助放款人從銀行獲取資金後用於民間借貸,防止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體系蔓延。同時,加強銀行從業人員管理,防止其涉足此類信貸服務。

  七大問題和風險

  在國家對房地産及“兩高一剩”行業調控政策趨緊的背景下,民間資金可能通過人人貸仲介公司流入限制性行業。

  行業門檻低、且無強有力的外部監管,人人貸仲介機構有可能突破資金不進賬戶的底線,演變為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非法金融機構,甚至變成非法集資。

  人人貸的網絡交易特徵,使其面臨巨大的信息科技風險。同時,這類仲介公司無法像銀行一樣登錄徵信系統了解借款人資信情況,並進行有效的貸後監管。

  不實宣傳影響銀行體系整體聲譽。如一些銀行僅僅為人人貸公司提供開戶服務,便被後者當成合作夥伴來宣傳。

  國內目前相關立法尚不完備,對其監管職責界限不清,人人貸的性質也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界定。

  國外實踐表明,這一模式信用風險較高,貸款質量遠劣于普通銀行業金融機構。

  人人貸公司開展房地産二次抵押業務存在風險隱患。近年來,房地産價格一直呈上漲態勢,從而出現房地産價格高於抵押貸款價值的現象,一旦形勢逆轉,可能對貸方利益造成影響。同時,人人貸仲介公司為促進交易、獲得仲介費用,可能有意高估房地産價格,嚴重影響抵押權實現。

  ■鏈結“人人貸”

  即 P2P(PeertoPeer)借貸的中文翻譯。就是有資金並且有理財投資想法的個人,通過仲介機構牽線搭橋,使用信用貸款的方式將資金貸給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

  其中,仲介機構負責對借款方的經濟效益、經營管理水平、發展前景等情況進行考察,並收取賬戶管理費和服務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