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銀行理財産品炙手可熱。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品以“井噴”的速度,在財富管理市場狂飆突進,一舉搶佔了個人理財的龍頭地位。權威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銀行理財品發行規模高達8.5萬億元,超過2010年全年發行總量,而5年前,其總規模僅4000億元左右。在當前個人投資理財渠道相對有限,且實際負利率格局依然的情形下,銀行理財品無疑為眾多投資者提供了追趕CPI的機會。
市場的火爆必然伴隨著風險的高漲,理財品市場“亂花漸欲迷人眼”,一些跟風的投資者也由此品嘗到了零收益甚至負收益的苦澀。
一問:井噴背後啥原因
今年以來,銀行對理財品的“愛不釋手”幾可用“癡迷”來形容。令不少杭城市民記憶猶新的是,6月下旬一向慣於低調的農業銀行,出人意料地在杭城各主流平面媒體的頭版顯著位置連續刊登“農行理財産品搶灘杭城”的廣告,一時間聚焦目光無數。非常舉動必有非常用意,此舉是農行為改變自身在理財品市場相對弱勢的地位而放出的“勝負手”。
這僅是銀行理財品競爭趨於白熱化的一個縮影。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商業銀行共發行10564款理財産品,發行規模僅上半年就達8.51萬億元,超過去年全年7.05萬億元的發行規模。其中,短期和超短期理財産品佔據了發行的絕對主力位置,3個月以下的理財産品佔比高達62.08%,而1個月以下的超短期理財産品就佔32.8%,成為上半年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量最大的期限品種。
銀行理財市場的“大躍進”,被打上了“負利率”的時代烙印。自年初迄今,CPI從4.9%一路上漲到7月的6.5%,相比最新的一年期儲蓄基準利率3.5%還要高出300個基點,事實上已連續8個月處於負利率狀態。面對放在銀行只能不斷縮水貶值的儲蓄存款,普通投資者最操心、也最鬧心的,自然是如何尋找合適的抗通脹投資渠道,能夠讓資産保值增值。
招商銀行杭州分行私人銀行部副總經理姚進表示,銀行理財品的投資者大多是從銀行儲蓄客戶直接“轉身”而來,他們的投資意願就是爭取跑贏或至少追平CPI,確保資金不貶值。這類投資者往往厭惡風險,對收益要求不太高,只要能保值增值、獲得安全穩定的收益即可。而絕大多數銀行理財品的特點就是低風險,收益一般能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可以説這是銀行理財品今年大半年來銷售持續火爆的直接誘因。
不過,今年銀行理財品異常火爆有一個特殊原因,那就是各商業銀行背負的巨大攬存壓力。浙江大學金融理財研發中心副主任嚴順富認為,今年各銀行熱推銀行理財品最主要的動因是銀行很缺錢。年內央行兩次加息和連續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所産生的疊加效應,使得銀行體系流動性空前緊張,於是發行大量短期理財品並競相提高産品收益率,成為各銀行緩解資金“饑渴”的不二選擇。
二問:個人理財陷阱怎麼防
銀行理財品一方面狂飆突進,另一方面則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火爆的背後,誇大宣傳、信息不對稱、零收益乃至負收益糾紛頻發等問題也隨之凸顯。
陷阱一:預期收益等於實際收益。家住杭州信余裏小區的傅先生,今年5月中旬從股市撤出10萬元資金,購買了一家股份制銀行為期3個月的短期理財品,當時被告知預期年化收益約5.2%。上月到期去贖回時,傅先生發現到手的實際年化收益僅3%,以為銀行搞錯了,趕緊去查。銀行的答覆是“預期年化收益”與實際收益是兩個概念,這款理財品的實際收益只有這麼一點。緣由算是搞清了,但傅先生不免氣惱:“既然是預期收益,宣傳時為何要大吹特吹?”
陷阱二:理財産品變身保險産品。傅先生的遭遇還不算是最糟的。買了理財品遭遇零收益、負收益甚至掉入“陷阱”的大有人在。在杭州下沙一家外企工作的李女士,今年初花20萬元從一家銀行購買了一款三年期“理財産品”,當時銷售人員告訴她,産品收益可達7%,風險低並有分紅,比定存划算多了。半年後,李女士因兒子出國讀書急需用錢,想提前贖回該産品,卻被告知當時所購買的是保險産品,如果退保,不僅收益分文全無,連本金都要打折扣。
據統計,今年至今已到期的銀行理財品中,累計虧損最嚴重的高達45%。且投資者與銀行之間的信息嚴重不對稱,在理財産品信息披露中存在部分銀行不披露實際收益率或選擇性披露數據的情況。上半年共有6927款理財品到期,其中披露到期收益率最低的是外資銀行,披露率僅為13.4%。
三問:銀行如何控風險
理財品作為銀行拓展中間業務的重頭,顯然有利於促進直接融資發展。但隨著理財品市場利率競爭的加劇,使得銀行在“保市場”與“增利潤”間陷入兩難境地。收益率越高,越意味著銀行不得不採取更為激進的投資策略,進而導致投資風險增大。
風險之一:惡性競爭滋生利率泡沫。今年以來,各銀行使出渾身解數攬存吸儲,銀行理財品之間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尤其超短期的7天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在今年6月份飆升,甚至超過了1年期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當預期收益被炒得越來越高,風險也在同步放大。
風險之二:短線融資做長線投資。由於放貸資金緊張,銀行為了增加收益,往往會假手理財産品,將信貸資産“表外化”,以獲得更大放貸空間,甚至將這些資金投向那些資金需求量大、期限長的企業。一旦貸款企業經營不善,還不上貸款,就會造成銀行的不良資産增加,而購買相關理財産品的投資者,也很難獲得收益。
風險之三:票據理財打“擦邊球”。因為貸款額度有限,銀行便和一些金融機構合作,打“擦邊球”騰挪信貸規模。例如,銀行利用一些金融機構對“票據賣斷”和“票據回購”業務在會計處理上不做區分的漏洞,將票據轉貼現,賣斷給該機構,再回購票據,騰挪出信貸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