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這些日子,蓬萊19-3油田將美國康菲公司推向了風口浪尖,人們在疑惑,為什麼康菲敢於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謊,十分放肆地對待中方,甚至於説出了“漏油對我們有利,提高了我們的知名度,增加了我們的訂單”這樣令人無法容忍的鬼話?
一切還要從當年中海油並購優尼科公司的舊案説起。2005年7月,美國眾議院以398票贊成、15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一項敦促布什政府阻止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收購美國優尼科公司的決議,理由是中海油收購優尼科計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美國國會對這項收購案的反對,是中海油最後收回這項收購計劃的關鍵原因。
在中海油並購案落空的諸多因素中,並購觸動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猜疑”是問題的關鍵。正如一些美國學者所言,華盛頓判斷北京的長期戰略意圖時,往往以中國政府在一系列“小事”上的行為來衡量其戰略目標。因此,一連串本來互不相干的事件(如中海油、海爾的並購努力,僵持不下的貿易談判,人民幣匯率問題等),一旦被結合起來看,就會被認為是某種“大戰略”和“陰謀論”的體現。
這種猜疑,在美國媒體上表現得十分明顯,許多文章都一邊大談來自中國的威脅,一邊強烈呼籲防止中海油成功收購優尼科。 更有甚者,美國一些政客、學者和媒體還把中海油並購作為一個所謂的中美能源爭奪的案例,一些國會議員更是以國家安全為由全力阻止這一收購行動。
很快的,美國形成了壓倒性的反對並購的輿論氛圍,不僅使得中海油兵敗優尼科,也促成了國會通過一系列專門針對中國的法律,從並購到採購,而由頭都是安全等國家利益。這種高門檻,也使得中國企業華為並購美國企業的多次努力無果而終。
應該説,美方的經濟問題政治化傾向是可質疑的,但這也帶給我們一些啟示,就是在涉及安全、環境等重大國家利益上,未嘗不可以像美國人那樣謹慎一些,想得週到一些。之所以康菲這次很不在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初它進入的門檻不高,相關制約和懲戒機制不健全,“犯罪成本”過低。
由於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因而在招商引資等問題上過於急切,很多事情還沒談清楚,相關法律也不完善,就貿然將對方請了進來。結果是,出了問題,我們很被動,對方很“有理”。
換言之,康菲如果知道一旦漏油自己會承擔極其嚴重的後果,它就很難像現在這樣放肆和不在乎。造成這種原因的,無外乎兩條,要麼是自恃有強大的“背景”,要麼是20萬了事的法律空子。康菲不是沒有法律意識,而且它意識到法律空子很大,就不那麼在乎法律了,貪婪和不負責任就佔了上風。
但康菲忽視了民意和媒體的作用,也小瞧了當今中國的實力。在去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處理過程中,固然有法律武器在起作用,但美國媒體的強大攻勢,民眾的強烈反應,政府和國會的窮追猛打,都使得BP(英國石油公司)不得不低頭認錯,並照單賠償。
這也正是美國媒體能夠為民眾和政府敬重的原因所在:在國家利益面前,它會放開一切,配合政府和社會,為國家和民眾尋求利益最大化。換句話説,如果康菲這樣的事兒發生在美國,即便原有法律有空子可鑽,但事實終會證明,它最後付出的代價一點都不會少。
從這個角度來看,康菲漏油事件,應該成為一個經典案例:無良商人可能會鑽一些法律空子,但媒體、民眾和政府不會讓它溜之大吉的。
與此同時,有關部門要儘快推出完整的外資審查法律體系和嚴密的操作制度,以及透明而高效的操作過程,讓對方知道進入的難,以及犯規的慘,這也是“告訴別人你是誰”的一種方式。
説“不”,尤其是用制度的力量來説“不”,又何嘗不是變相的話語權呢?(張國慶 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