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跨國藥企慈善贈藥被指騙局 八成患者因耐藥性被拒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2日 0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馬曉華

  一則中華慈善總會涉嫌拿瑞士諾華公司所贈藥物格列衛掙錢的信息被傳播之後,引發了廣泛的質疑。雖然中華慈善總會回應稱,不存在以任何方式出售格列衛藥品的行為,但此問題的另一個側面——這種贈藥行為到底有多大的慈善效果,卻浮出了水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眾多此類贈藥計劃,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耐藥性的産生、複雜的申請程序,以及一些技術性的門檻,都使得此種慈善行為打了折扣。

  在自費購買3個月的諾華的格列衛,就可以申請9個月免費的藥物治療,這種方案並非孤例,在高端藥銷售中,廣泛存在。

  “諾華的格列衛援助項目在中國始於2003年,由中華慈善總會負責在中國項目的運行。具體援助計劃有兩個,一個是共助計劃,每年患者自費治療3個月,經CCF評估合格的患者項目援助9個月;第二個是一期計劃,民政系統認可的低保/特困患者,經CCF評估合格可予以免費贈藥。而且這項活動是合法合規的,諾華對此事件不做正面回復。”諾華中國新聞宣傳的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而類似項目不僅僅只有諾華一家,如羅氏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的特羅凱慈善贈藥項目,阿斯利康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的易瑞沙慈善贈藥項目、多吉美患者援助項目,中國癌症基金會進行的索坦患者援助項目以及羅氏與中國癌症基金會合作的赫賽汀患者援助項目。

  2007年,阿斯利康公司啟動的易瑞沙慈善贈藥項目是中華慈善總會對貧困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開展的醫療救助項目,患者在自費服用6個月之後免費使用。

  2008年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的“中華慈善總會特羅凱慈善贈藥項目”,肺癌患者在服用藥物6個月之後,才能申請贈藥,每個月一盒,每盒19500元。

  在8月11日,由中國癌症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與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共同啟動了“呵護她生命,關注乳腺癌”患者支持行動,凡是符合一定條件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均可申請赫賽汀的援助,援助的前提依然是自費使用6支之後,然後贈送8支。“最高8支,每21天用一支,一個療程一般為14支。而且必須在指定的城市指定的醫院指定的醫生處才可以申請。”此項目的工作人員對本報表示。

  “這樣的捐助就是一個騙局,患者很難領到藥,一個是肺癌的患者在自費使用特羅凱6個月的過程中,會有80%的出現耐藥,就無法領到藥了,另外在程序上,他們會故意製造障礙讓你拿不到贈藥,只能繼續吃高價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患者表示。

  一位腫瘤醫院臨床專家表示,這種靶向性治療的藥物多為跨國公司在做,由中國的一些慈善機構來操作,自費半年再慈善,而在自費的半年內,很多患者出現了耐藥,也就無法領取這個藥物的援助,在醫學上,藥物治療無效的比例非常低,而長期有效的比例同樣比較低,剩餘的中位數就將出現耐藥性,這也是企業的一個方式,但是唯一一點是可以確認的,就是有勝於無,總比不捐助一點強。

  “從以上幾種藥物來看,基本是靶向性治療腫瘤的藥物,有些藥物在使用過程還不到6個月可能就出現了耐藥現象,或者患者去世,也是享受不到贈藥的機會。”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這種帶有折扣性的慈善項目,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先自費購藥幾個月,從3個月到6個月不等,但必須要到指定的醫院由指定的醫生決定,但對於很多偏遠地區的困難患者而言,這是一個高昂的門檻。

  對於當前這種昂貴藥物的捐助模式,民政部慈善司前司長王振耀説:“這種部分捐贈的模式只能算是慈善的一種方式,建立在銷售的基礎上,捐助與銷售互動,這個方式也只有在中國有,別的國家都是有保險可以報銷的,而中國,這些治療腫瘤的藥物都不在醫保範圍內,企業的這種捐助模式,有促進銷售的一面,也有推動進入中國醫保的一個因素,但是企業的慈善捐助活動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