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6日訊,昨日,受國務院委託,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稱,下半年將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但穩物價的措施中,已經沒有“去除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的提法。對此,財經評論人鈕文新發表博文指出,下半年穩物價的措施基本集中于“流通和供給”環節,而非“貨幣環節”。更好地説明物價上漲不一定是貨幣因素,同時避免誤導公眾,一看到物價上漲就認為是貨幣超發造成的。另外,用“穩物價”一詞,而不是“抑制物價上漲”或“壓物價”的提法。投資者可理解為穩物價的同時,不可以過度緊縮貨幣。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發改委還是財政部在談到國際經濟時,都使用“通脹”字樣。在談及國內經濟問題時一概使用“物價上漲”。對此,鈕文新認為謹慎使用“通脹”一詞是客觀的。物價上漲的原因,不一定貨幣因素。比如,供給不足就可以導致物價上漲。而通貨膨脹指的是:流通中的貨幣(通貨)發行過多(膨脹)。因此,不要簡單地把物價上漲等同於“通貨膨脹”。
“貨幣超發一定會引發“物價上漲”嗎?過去20年,日本大規模發行貨幣,並同時採用積極的財政政策,結果如何?GDP幾乎為零增長,CPI增長率低於1%。”鈕文新指出這主要源於內需不足。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dbd1d0102ds2v.html
作者介紹:
鈕文新:現為CCTV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首席新聞評論員、證券發展研究中心資深顧問、CCTV《投資大參考》資深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