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網店明賣舊家電暗售憑證 涉嫌騙取財政補貼資金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1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 張駿

  “電視、電腦以舊調新,半小時內出號碼”、“二手舊家電,國美、永樂、蘇寧、新蛋、京東賣場通用家電單”,這些以舊電視、電腦之名在網上公開叫賣的物品,竟是家電“以舊換新”憑證。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消費者利用這些網購的憑證,享受原本不屬於自己的優惠政策,一些銷售企業和回收企業則在利益驅動下聽之任之,騙取財政補貼資金。

  大批“憑證”挂網店

  順著某知名網購平臺的自動提示“你是不是想找:家電以舊換新憑證”,點擊該“憑證”的鏈結,雖然系統提示“沒有找到相關物品”,下面卻出現網站自動推薦的12160件物品。記者發現,這些推薦物品以舊家電為主,但有不少是“家電單”,註明“可以折舊用”、“做以舊(換新)補貼用”。記者詢問一家出售舊家電的網店,店主表示只要給出相關信息,半小時就可辦妥憑證。

  這些 “以舊換新”憑證是如何流入網店的?農工黨市委在調研本市一些廢舊電子銷售企業、回收企業、拆解企業後發現,沒有嚴格執行回收物、憑證相符規定,催生出家電“以舊換新”過程中的不少漏洞。

  農工黨市委參與調研的人員説,按照有關規定,銷售企業、回收企業進行“以舊換新”的所有環節,都應做到回收家電與所有憑證嚴格相符。可出於利益驅動,一些銷售企業、回收企業或怠于執行,或故意製造混亂,加上監管缺失,導致回收數據作假現象屢現。

  拆解企業把關不嚴

  今年7月中旬,浦東新區檢察院在對一起盜竊案進行證據審查時,發現被害人提交的被竊筆記本電腦購買發票上,付款人與被害人姓名不一致,從中牽扯一起家電“以舊換新”“作弊”案——樂購超市南匯店違反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為不享受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的人員辦理相關手續。

  一名消費者去購買家電時,還遭遇身份被冒用的尷尬。去年,徐女士買了一台電冰箱,店方告知她5次額度已全部用完,身份證被鎖定。徐女士調出自己的記錄發現,除2次是自己使用,另外3次竟是同一天有人在一家店裏買了三台同型號的電腦。

  問題的癥結其實出現在拆解市場。農工黨市委調研發現,回收的最後環節拆解企業把關不嚴,導致了整個銷售、回收、拆解市場不規範。“由於市場競爭,一些不法拆解企業唯利是圖,放鬆對物、證相符的把關,使得回收市場在不規範狀態下運行。”

  家電回收後又回流

  調研還發現,由於“以舊換新”過程中物、證不相符,導致本地回收的舊家電流入二手市場梯級更換,而許多早已淘汰的廢舊産品也紛紛流入上海。

  事實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中對廢舊家電的拆解企業有嚴格的資質規定,規定“拆解企業需由‘以舊換新’試點省市人民政府從現有的拆解處理企業當中確定”。企業須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要求,並具備包括環保、人員、誠信等在內的6項基本條件。

  最近,家電“以舊換新”擴大範圍,手機、數碼相機、攝像機等也納入補貼範圍。對此,農工黨市委建議,加大對家電回收行業的監管,嚴格要求回收物與憑證相符。對一些故意違規的企業應重罰,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希望政府加快對拆解企業墊付運費的審核速度,以緩解拆解企業的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