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浙江農貿市場"變臉" 食品安不安全可追溯源頭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0日 04: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西紅柿每斤最高售價3元,最低2.5元;鯽魚每斤最高售價11元,最低10元……”8月9日一早,在改造後的平湖市新華路南市菜場,只見蔬菜、鮮肉、水産攤位分門別類擺放,過道寬敞亮凈,市場中央電子屏幕上還顯示著當日菜籃子價格信息。

  農貿市場也像超市一樣整潔乾淨,菜價上墻公示,出了問題,還能追溯源頭。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我省農貿市場正迎來新一輪以“標準化、信息化”為要點的改造提升。今年每個縣(市、區)完成1家以上的改造試點,明年完成城區和中心鎮農貿市場的改造任務,2013年,將基本完成全省農貿市場改造任務。

  農貿市場“變臉”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輕鬆了一點。“這個菜場乾淨多了,菜價進門一望就知,買菜時心裏有底了。”在平湖南市菜場,一位買菜的退休阿姨告訴記者。而旁邊賣鮮肉的張師傅説:“菜場改造後環境大變樣,車子不再亂停亂放,人氣也比以前旺多了。”目前,作為嘉興試點單位的平湖城區11個農貿市場已按計劃實施改造提升工程,4月份還推出了“菜籃子”指數。隨著“菜籃子”指數的公佈,菜場攤販隨意的加價行為被大大抑制,政府也能第一時間掌握菜價波動情況。

  農貿市場改造鼓勵業態創新,直供直銷、連鎖配送、凈菜銷售等模式層出不窮,成為降低菜價的“法寶”。德清縣已有17個農貿市場設立農副産品直銷點,全縣65個農産品基地和8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200余種農産品進入各農貿市場直銷,農産品流通平均成本降低20%以上,比市場同類産品平均價格下降10%以上。

  農貿市場改造讓百姓對食品安全更“放心”一點。在華東地區最大的農副産品物流配送基地——杭州農副産品物流中心,記者看到,所有經營戶都有完整的“信息檔案”,而每一批次的蔬菜,都要先進行抽樣定性檢測,才被允許進場交易。快速定性檢測、責任追究制度、“全索證、全備案”……隨著硬體設施的改善,不少農貿市場也像超市一樣在軟性制度上規範運作。

  在明確農貿市場社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後,我省各級政府加大了農貿市場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杭州市今年將投入2000萬元完成蔬菜、肉類質量安全信息化追溯系統的建設;寧波市安排專項資金用於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對中心城區農貿市場的改造,按審計核定的金額由市級補貼35%,區級補貼35%,市場舉辦者承擔30%給予補助;紹興縣政府2011年安排專項經費2000萬元,用於今年柯橋城區農貿市場的改造提升和市場的創建和規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