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幾家媒體報道了紫鑫藥業大肆註冊空殼公司,隱瞞關聯交易,進行體內自買自賣,涉嫌業績造假等問題,筆者為記者勇於追求事實真相的行為而感動,同時認為,市場上下需要對此舉一反三,嚴厲清查造假行為,儘快為市場正本清源。
雖然紫鑫藥業造假行為還沒有被最終證實,但筆者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從這一事件,已經隱隱約約描繪出一些中小上市公司發起人利用IPO造富一條龍圖景,包括從上市公司實際業務運作,到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輿論炒作,再到股票二級市場操縱,當然將來還少不了大肆拋售。
這一事件也暴露出當前市場的一些體制機制漏洞。
首先,上市公司會計外部審計體制存在問題。目前由上市公司自己聘請審計機構的做法,難以保證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的真實性,會計審計機構如果不配合上市公司造假,很有可能被解聘,上市公司會另請“高明”。紫鑫藥業利用關聯交易製造業績,前幾位客戶業務所佔比重很大,按規定,審計機構應該去追查這些客戶情況,而且審計師和保薦人也有責任去追查這些客戶,這些關聯交易本來很容易就追查出來,問題是目前的外部審計制度扼殺了審計機構追查動力,甚至會産生幫助造假動力。
其次,是基金治理的漏洞。2010年3月3日,紫鑫藥業限售股上市,很湊巧,從2010年三季度,基金們開始群起進入,到2010年底各基金持股共佔流通股比例高達25.87%,由此也帶動紫鑫藥業股價翻了一番。或許是基金公司對上市公司業績高增長偏聽偏信,在對公司調研上沒有秉持更強的責任感與更嚴謹的投研態度,但是,誰能肯定其中就沒有“主動”捧場行為?上一回銀廣夏同樣有基金重倉持有,怎麼總有基金身影在問題股中晃悠?其實很可能就是基金治理制度漏洞在作怪,目前基民對基金管理人還缺乏強有力的約束,管理人有可能拿基民的錢當“莊托”或作人情。
其三,券商研報成為莊家操縱吹鼓手。從2010年底開始,包括長江證券、國海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連續發出十多篇關於紫鑫藥業的研究報告,無一不是圍繞紫鑫藥業人參業務展開,諸如“人參奇貨可居”“利潤高速增長”等字眼屢見不鮮,且均是“買入”“推薦”評級。聯想到此前券商研報所謂中國寶安、寧波聯合涉礦等事件,或許,一些券商研報已經成為莊家操縱市場釋放的煙幕彈。
其四,當前推進的股票發行市場化或已演變為“偽市場化”。紫鑫藥業在2010年年底實行增發,楊錄軍作為唯一自然人顯得異常醒目,紫鑫藥業增發價正是以楊錄軍20.05元/股的報價所確定,正是楊錄軍的鉅資認購促使了紫鑫藥業得以高價發行,較早前預案中的發行底價上浮77%左右。但據媒體報道,楊錄軍的錢款提供者其實可能就是紫鑫藥業董事長郭春生。另外興業全球基金公司獲配900萬股,從這個標本可以看出,當前所謂的股票發行市場化已經被利益主體嚴重篡改和扭曲,是披著市場化外衣大肆圈錢的 “偽市場化”,而在“市場化”發行中,基金這個投資主體再次充當了並不光彩的角色。
從這個事件,還可以看出市場很多問題,而且,紫鑫藥業很可能並非個例,這些問題可能具有一定共性。當前,中小板、創業板民營大股東有直接推高股價然後再減持收穫暴利動機,很可能成為市場最大莊家。有關部門不僅要對紫鑫藥業進行深查,還應舉一反三,開展上市公司審計報告審計質量核查、基金投資運作核查等專項行動,要挑破會計造假、基金捧場投資或利益輸送等膿包,將市場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而不應擔心影響市場穩定,就事論事,對其他類似問題藏著掖著,這樣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將會大爆發。
目前股市制度可謂千瘡百孔,我們要從根上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儘快完善股市相關制度,包括上市公司外部審計制度、基金治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比如,可以考慮在證監會設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由辦公室及其各地分支機構負責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上市公司財報進行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對 “會計監督辦公室”負責、並從該機構獲取勞務報酬,改革目前上市公司自己聘用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外部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從上市公司獲得報酬的做法,如此可從根本上消除審計機構幫助上市公司造假動機。(每日經濟新聞 熊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