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如果有幾十萬現金,趕快去海外搶購奢侈品;幾百萬的話,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和美國的房産可以拿下;如果是幾千萬,收購海外企業股權;如果幾十億甚至上百億,海外森林、礦産和土地等資源也要搶購。”國內一位知名經濟學者曾對投資者作出這樣的建議。
事實上,中國人早已開始了海外投資的步伐。從奢侈品消費、買房買地到投資移民……世界各地都有著中國人的足跡。這種迅猛的海外投資勢頭與高端人群的增長密不可分。
據羅蘭貝格諮詢統計,2008年中國1000萬資産以上的客戶數量達到25萬,到2010年這一數字迅速增長到38萬,年均增速超過24%,可投資資産總額也迅速增加。
奢侈品消費:海外是國內4倍
《世界奢侈品協會2011官方報告藍皮書》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2010年亞洲人在歐洲市場購買奢侈品消費累計達690億美元,中國人近500億美元,是國內市場的4倍之多。
“海外的要便宜很多”,“與國外比,國內價格簡直是搶錢”,每個從海外血拼歸來的人都會如此感嘆。商務部的一項調查顯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等五類産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內地市場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
對於中國人來説,奢侈品已經不單單是新貴階層的特權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擁有一件奢侈品當成了剛性需求,連海外的“窮”留學生都成為了血拼主力。
“歐洲是奢侈品的天堂,尤其在法國,相比國內稅後的天價奢侈品,有的甚至存在近一倍的差價。”一位在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小A告訴記者,很多海外留學生受不住誘惑,大肆購買奢侈品牌的鞋子、包包以及化粧品。
海外投資:移民、購房、買地
根據招商銀行與貝恩今年4月聯合發佈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中國累計投資移民美國的人數近5年複合增長率達73%。
報告還指出,中國高凈值人群境外資産佔財富比例正在攀升,從2009年的16%上升至2010年的19%,由此對境外投資需求激增。
今年年初,溫州市獲批試點個人境外直接投資,此前傳言上海也將開放個人境外直接投資。
《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規定,個人投資者境外直接投資年度總額不超過2億美元,單次不超過等值300萬美元,可以新設、並購、參股企業,但仍嚴禁涉足股市和房地産。
雖然目前政策無法允許個人直接投資股市和房地産,但這兩方面的投資仍是個人境外投資的熱點。
2007年首批5隻QDII基金出海之後,目前QDII基金已擴容至44隻,投資市場從最初的亞太市場,已拓展至美國、澳大利亞、德國、法國、瑞典、西班牙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標的從股票、債券到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無所不有。二季度末,QDII資産總規模為749.3772億元。
另外,與中國目前節節攀升的房價正好相反,海外一些國家的房價則伴隨著經濟危機出現“跳水式”的驟降。據媒體報道,2010年美國底特律一座民宅的掛牌價竟然標為10美元,低得可憐。在巴西,每平方米購地成本僅30元。正是這些廉價的土地引來了中國人的海外買地潮。
“中國的發展階段和當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搜房國際總經理莊諾在接受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財商》採訪時表示,日本通過最初的代加工出口,積累不少外匯,等到日元升值、日本房地産出現泡沫之後,許多工廠搬移海外,普通居民則出國旅遊消費、買地和買房。
“從2010年國家對房産市場進行宏觀調控開始,限貸、限價、限購政策一波接一波,國內投資者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海外置業。”戴德梁行海外物業部經理張永恒對記者表示,國內投資者把目標主要集中在倫敦、溫哥華、紐約、新加坡等。
以英國倫敦為例,大多數住宅類型的房産都有接近甚至超過6%的租金回報率,且擁有永久産權,加之英鎊貶值、2012年倫敦奧運等的刺激,當地房産投資市場顯現出巨大優勢。
事實上,近幾年各種海外購房團層出不窮,外資五大行都相繼成立了海外物業部,專門為海外開發商在國內推廣和銷售當地住宅項目。
張永恒介紹道,中高收入者、退休人群、國內一線城市房屋業主和企業家等,都表現出對海外房地産投資的興趣。
最近,國內投資者更是搖身一變,當起了美國的“地主”。搜房網最近舉行的“2萬美元不到就可買到美國佛羅裏達州李縣格林布爾一塊面積1000平方米的土地”團購活動吸引了近500人搶購。
“目前還有200多人在排隊等著。”莊諾透露,美國土地團購活動還會繼續進行下去。
防範風險
當然,海外購置房産、地産等投資也並非“穩賺不賠”,也存在一定風險。
“最大的風險是匯率變化,海外購房受匯率的影響很大。”張永恒表示,另一個風險在於當地房地産市場的現狀和前景的不確定性。
在海外購房,涉及的是兩個國家的貨幣投資,因此一定要及時關注房屋所在國的匯率變化,以免因為房産貸款週期長致使還貸金額增加而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損失。
上海市德尚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凡表示,國內投資者通常都不熟悉當地法律法規,需要警惕兩個問題:第一是稅費問題,海外相對低房價的背後是名目繁多的稅收和雜費,除了交易環節的稅費外,之後可能還要面對不同種類的稅收,如房産稅等等;其次是必須弄清楚房屋、土地産權是否完整、是否有抵押等。
“建議投資者聘請當地的律師進行諮詢之後再做決定。” 王凡表示。
張永恒也指出,海外置業是一種分散風險的投資選擇。從它與國內房産的一些投資優勢來比,有其自身的價值所在。但個人投資者應就個人情況,具體分析,理性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