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7月10日,《每週質量報告》對達芬奇傢具“洋品牌”身份造假和産品質量不合格等問題進行了報道:天價“達芬奇”並非完全係出意大利,“卡布麗緹”系列就是由東莞一家規模不大的傢具公司生産,達芬奇家居宣傳的白楊荊棘根、菩提木等原材料也是造假。
“達芬奇”一石激起千層浪。高檔商品實為假洋身份並不罕見,最早現形的傢具品牌是自稱係出德國的歐典地板。
2006年,連續六年被評為315信任産品的歐典地板,經央視315晚會曝光,“德國製造”是由吉林森工的産品貼牌而成。
歐典的謊言戳穿後,國貨卻仍在前赴後繼、甚至愈演愈烈地冒充外國“貴族血統”,而且手段越來越高明。
達芬奇家居在一線城市最繁華地段開專賣店,其代理的品牌在意大利真實存在,兩者之間也有業務往來。而且,達芬奇家居可以出示産品進出口報關單:這些傢具有的被運往國外,有的運到上海保稅物流園區,再從上海報關進港。這樣傢具就有了洋身份,成了“達芬奇”宣傳的原裝進口貨。
高檔家居市場一直是公認油水豐厚的行業,假洋品牌就是行業內的潛規則。通過貼牌、遊洋這樣的手段偽造一個假洋的身份,價格就能翻至少十倍。
經濟學家王福重介紹,傢具進口零關稅的優惠政策並不是假洋品牌大量出現的根本原因。從入關到銷售,進口傢具要繳納兩次17%的增值稅,加上高額的運輸費用,是一筆相當大的成本。
王福重分析,一方面現代家居是舶來品,洋貨實現了高檔的生活質量,因此洋品牌能夠滿足有實力買家的消費心理。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尸位素餐,讓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給了假洋品牌可乘之機。
其實,一件假洋品牌商品從過關到進入專賣店要經過三道檢驗程序。
首先是海關檢查,進入中國銷售的進口商品須有原産地證明。之後,工商局要審核經營許可、産品質量合格證、質量檢測報告等等。最後,檢驗檢疫局要給入關商品做質量檢驗,並建立檔案,定期抽查。
但達芬奇家居還是通過了這些監管部門的審查,堂而皇之地銷售假洋品牌。
7月13日下午,達芬奇傢具CEO潘莊秀華召開新聞發佈會時聲淚俱下,“在中國開店,是每一個華人的孝心。”有網友調侃這場背書式的發佈會:“你跟她講欺詐,她跟你聊創業了;你跟她講賠償,她跟你講慈善了。你跟她吹鬍子,她就跟你飆眼淚了。”由於潘莊秀華“壓力太大”,發佈會提前結束。
當年歐典地板欺詐消費者行為曝光後的情形:由於“誇大宣傳”不構成違法,歐典在繳納賠款、更改宣傳冊之後,也沒有受到更多的懲罰。
“達芬奇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已經構成欺詐事實,該賠償就得賠償,該破産就必須破産。”如果不懲罰“達芬奇”,那麼“米開朗基羅”就會接踵而來。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在FT中文網上撰文認為:達芬奇危機,是中國經濟和中國社會信任危機的縮影:政府不能信,名牌不能信,昂貴也不代表可信。一個沒有信任感的社會,是難以和諧的,是不穩定的。達芬奇密碼,是建設“法治的市場經濟”和“和諧社會”必須破解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