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反彈無熱點 投資者走留兩難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1日 09: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外圍股指報復性反彈的刺激下,昨日A股也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反彈。不過區區不到1%的反彈力度似乎又給市場出了一道新的難題:接下來投資者是走還是留?

  昨日,上證綜指小幅上漲23.11點,收報2549.18點,漲幅0.91%;深證成指上漲134.50點,漲幅1.19%。這一反彈顯然是受到國際周邊市場的帶動,前一交易日,身處漩渦中心的美股在接連暴跌之後出現了報復性反彈,道瓊斯指數大漲3.97%,納斯達克指數更是暴漲5.29%。與此同時,歐洲股市前一交易日也出現了較大反彈,其中法蘭克福指數上漲2.12%,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1.15%。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在外圍市場大幅反彈的刺激下,A股同樣也應聲上漲,但從盤面表現來看,A股昨日的反彈多少有些牽強:一是反彈途中成交量明顯減少,小于下跌時的成交量;二是儘管上漲,但兩市主要股指紛紛收出陰線,顯示反彈衝高乏力。

  數據顯示,昨日滬深兩市共成交1969.87億元,連續3個交易日下滑。分析人士指出,昨日的交投數據和K線圖形都表明目前市場對反彈行情並沒有形成一致預期,多方顯然存在著太多的顧忌,而這些顧忌主要仍然來自於外圍市場是否就此真正企穩。目前儘管美股及歐洲股市同時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反彈現象,但由於美債危機警報尚未真正解除,這種反彈格局很可能只是一種下跌的中繼,不排除短期內繼續突然暴跌的可能,這種情緒也同樣影響到A股,因此昨日的A股反彈明顯乏力。

  對於投資者是該在反彈中減持出逃還是繼續持有甚至進場抄底,該分析人士也坦言:尚需進一步觀望國際資本市場的動向,在短期內,預計影響A股的最主要因素仍然在於外圍市場而不是國內。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美國方面已經有意在給資本市場維穩,美聯儲承諾:2013年中期之前不會加息。而與此同時,我國也出現了積極的救市信號,有消息稱,國務院已經召開常務會議,研究國際市場形勢並將討論對策。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包括我國在內,如果各國紛紛出臺救市措施,對於扭轉目前國際資本市場的危機將大有幫助。但他同時強調,即便如此,目前A股短期內弱市格局恐怕還難以改變,但經過前期的連續暴跌,風險已經得到了極大釋放,同時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經降到了一年多以來的最低點。因此,他預計,即便是外圍再度生變,A股繼續斷崖式跳水的可能性也不大,目前市場需要做和正在做的就是安撫市場情緒。“投資者在考慮風險的前提下,近期可適當參與,倉位控制在40%以內為宜。”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記者發稿時,歐美主要股指再次全線下挫,下跌幅度均超過2%。A股能否走出獨立於這一外圍利空的行情,市場人士並不樂觀。

  相關新聞

  航母下水 相關概念股活躍

  商報訊 (記者 潘敏) 伴隨著我國第一艘航母下水首航,昨日相關航母概念股均表現活躍。受消息激勵,昨日早盤中國重工、中船股份、中國船舶、廣船國際等“涉航”個股均上漲超過3%。在航母概念股的帶領下,截至收盤,軍工板塊整體飄紅。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軍工行業整體估值水平超過65倍,由於軍工板塊催化劑因素較多且突發性強,脈衝式行情仍將會出現,在大盤短期出現超跌的情況下,可適當關注軍工板塊短線行情。

  而針對航母概念股,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前期航母概念股已經完成一波調整,短線可能迎來連續上漲的機會。而從長遠來看,航母編隊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包括航母、艦載機、輔助艦艇等作戰單元,這意味著航母編隊市場蛋糕巨大,保守測算建設一支完整的航母編隊約需百億美元。考慮到中國保護東海和南海海權的需要,若各佈置一支航母編隊,則總投資將達到200億美元以上,約合1300億元人民幣。借鑒國外歷史,航母一直是國家工業發展的催化劑,建造航母對中國整個産業升級起著極為重要的拉動作用。同樣,航母編隊投資的千億盛宴裏包含了諸多的投資機會。

  有分析人士指出,裝備製造業是打造航母編隊的基礎工業,也是航母編隊投資的直接受益者,如中船股份、中國船舶、中國重工、廣船國際等同行業公司可適當關注。除裝備製造之外,動力系統是航母編隊的心臟;航空動力是國內大型航空發動機製造基地企業,未來中航工業惟一的航空發動機整合平臺。另外,中航動控、中航精機、風帆股份等公司也將從中獲益。航母的建造,將需要大量的鈦及鈦合金等高端材料。寶鈦股份是中國鈦工業龍頭企業,建造航母帶來的艦載機需求將提升公司軍品銷售。

  除上述三大産業外,電子信息技術也是航母建設的必備元素。四創電子建有國家氣象雷達生産基地,擁有我國雷達行業惟一一家908工程集成電路産品設計開發中心,在民用雷達整機及其配套設備的研製、生産和銷售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此外,航天電子也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