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楊于澤:美債危機可能波及中國居民收入增長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0日 0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楊于澤

  國家統計局人士近日對媒體説,全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居民收入跑贏CPI的説法不靠譜。實際上,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去掉物價因素的增速是7.6%,低於經濟實際增速9.6%約兩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什麼?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全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要與GDP增速同步。具體到今年,GDP目標為8%,則全年城鄉居民收入目標應該高於8%。若GDP實際增速9.6%,居民收入增速就該達到9.6%。但根據上半年情況,居民收入在財富大蛋糕中的佔比在縮小,要實現政府增加居民收入的目標,現在看來很懸。

  現在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尚未消除,美國國債危機又聯翩而至,這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新的不確定性。標準普爾調低了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3A降為AA+,這一消息已連續兩天重挫國際國內股市。這種影響,也有可能波及中國居民收入的增長。

  今年年初,雖然各級政府承諾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增速同步,但半年過去,真正同步並超過去的是政府和企業的收入,居民收入被增長給撂下了。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今年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5.0028萬億元,名義增長29.6%,企業利潤增長了27.9%。而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同比增長13.2%;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 3706元,同比增長20.4%。以稅收和企業利潤增長之多,都扎紮實實跑贏了GDP增速,居民收入自然就不是增加,而是在相對減少。

  現在美國主權信用降級的衝擊來了,我國居民收入增長可能走到另一個十字路口。本來,我們的財政收入就持續高歌猛進,但有官員認為我國宏觀稅負還不夠高,還有提升空間。每次危機來臨,我們的反應模式就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政府投資拉動內需保增長。“積極的財政政策”,過去尚有增發貨幣一途,現在大概要“現金為王”了。既然有人看淡世界經濟前景,政府更要千方百計增收,以備將來加大政府投資之需。因此,增加居民收入,使之與GDP增速同步,很可能就不在考慮之列了。

  但政府既然公開承諾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要與GDP增速同步,如果不當一回事,就説不過去了。對居民收入增長的承諾是一種政治承諾,而政治承諾也不是隨便説説。況且承諾寫入了 “十二五”規劃和政府工作報告,經過人大審議並通過,具有法律效力。有關承諾作為其中的核心內容之一,應當得到切實執行。

  近年來各級政府一直強調,要把增加居民收入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經濟增長具有可持續性。增加居民收入,正是要應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國際性不確定因素。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統一市場,只要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內需將潛力巨大。如果因為世界經濟波動,政府就只顧財政增收,返回抓錢投資拉動內需的老路,實際上是短視的。

  世界經濟波動越頻繁,我們越應當認識到提振內需的重要性,並堅定政府增加居民收入的決心。我們老説要增加居民收入,今年各級政府更是信誓旦旦,要讓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增速同步,現在等來的結果卻是政府越來越富,居民分到的蛋糕越來越小。看來,如果沒有國家層面收入分配的結構性改革,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居民增收目標看起來很美,但不可能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