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哈爾濱市首家農村經濟股份合作社——哈爾濱市平房區張家店股份經濟合作社5日成立。哈爾濱市平房區副區長莊玉斌説,合作社的成立是一種嘗試,旨在讓農民手中的土地及房屋徵佔、拆遷補償款由“死錢”變成“活錢”,最終實現“錢生錢”。 莊玉斌介紹,這個合作社經清産核資,可量化凈資産2429余萬元,共有股東616名。它實行自主經營、民主管理、風險共擔、按股分紅,採取購置、出租資産的形式進行資産運營。
莊玉斌告訴記者,合作社與平房區政府簽訂協議,先是購置建築面積5117.52平方米的房屋一座,隨後將該房屋租賃給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租期至少十年,每年租金243萬元,作為股金紅利。
“過去,一些村民在拿到土地和房屋補償款後就開始大量消費。土地沒了,可不能讓到手的補償款很快用沒了。”68歲的平房區平新鎮高潮村農民張萬全説,“成立股份合作社,就是幫大家建個‘聚寶盆’,每名股民每年都能拿到至少3600元股金紅利,有個穩定的收入渠道。”
張萬全告訴記者,農民最初對這種模式也有擔心,害怕“錢扔進去就出不來”,但平房區政府與合作社簽署協議做“保人”,讓大家心裏有了底。
“農村拆遷後,不能把農民用錢‘推出去’,而是要用創新細化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把他們‘迎進來’。”哈爾濱市平房區平新鎮黨委書記姜艷萍説,在欠發達地區,基層政府部門以往處理徵地、拆遷問題多是補償款到位後即退出,但一些農民在失地後又因畸形消費、失去穩定收入來源等因素重新返貧。為此,平房區在學習先進地區經驗的同時,延伸了服務鏈條,通過成立合作社等形式,幫助農民經營資産,以此促進城鄉統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