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劉明康:整肅民間借貸需銀行擔責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5日 10: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近日召開的2011年第三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上,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強調,要高度警惕近期網絡借貸、民間借貸和小額貸款公司等領域凸顯的風險。這是繼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7月4日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座談會上強調,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要十分關注民間借貸市場的狀況後,銀監會再次對民間借貸風險提出警示。

  今年以來,由於銀行信貸整體緊縮,中小企業貸款和融資環境不斷惡化,民間借貸開始興旺發達。在一些地方,民間借貸利率最高竟達月息30%。全民放貸愈演愈烈,民間借貸醞釀的風險正在積聚。一旦資金鏈斷裂,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危害將是災難性的。近期廈門市連續曝出民間高利貸崩盤大案和江蘇啟東、泗洪連續出現的幾起高利貸資金鏈斷裂事件,已給民間借貸風險敲響了警鐘。民間借貸“興旺”有多種原因,但筆者以為,警惕民間借貸風險,銀行要切實擔當起應盡的社會責任。

  首先,商業銀行要適度提高資金投放規模,尤其是要重點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銀行信貸整體緊縮是民間借貸興盛的重要原因。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社會融資規模為7.76萬億元,而同期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為4.17萬億元,銀行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比例持續降低,而銀行外資金已接近全社會融資總量的“半壁江山”。信貸規模緊縮使本就融資渠道不暢的中小企業失血現象更加嚴重。近段時間,從溫州到東莞等沿海一帶,中小企業出現倒閉潮的消息不斷傳出,雖然工信部日前對此説法予以了否認,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阿裏巴巴集團近日發佈的《小企業經營與融資困境調研報告》顯示,小企業生存環境確實並不樂觀:半數的小企業是通過民間借貸完成融資,能從銀行貸到款的公司只有15%,而金額在100萬元以下的貸款基本成為盲區,不受到商業銀行的重視。因此,銀行業要著力解決資金投向問題,要在信貸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基礎上,重點向中小企業傾斜。正如劉明康主席在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上指出的,銀行信貸要加強對“三農”、小企業、就業、消費、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進一步提高小企業貸款滿足率、覆蓋率和服務滿意率。要讓銀行信貸資金佔領中小企業信貸市場,實現“良幣驅逐劣幣”,把民間借貸資金從中小企業信貸市場上驅逐出去。

  其次,商業銀行要避免介入民間借貸領域。民間借貸市場的暴利,不僅吸引民間各路資金進入,即使是正規的金融機構,例如保險機構、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甚至是一些銀行資金,也繞道進入民間借貸市場,變相發放高利貸。在一些地方的民間借貸市場上,金融系統流出的資金佔到一半以上。雖然流出的大部分資金是存款人將資金取出用於放高利貸,但也有部分屬於銀行監管不嚴,銀行內部人員依靠自身優勢從銀行套出資金,直接或交給第三方放貸,收取高息。更有擔保公司將銀行儲蓄整體打包,再高息借貸給第三方企業。銀行資金變相進入民間借貸市場,起到的是助紂為虐的作用,放大了市場風險。對此,商業銀行應嚴格按照“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相關規定,嚴格監管信貸資金流向,防止信貸資金進入民間借貸領域。

  當然,整肅民間借貸亂象需多管齊下,如縮小銀行貸款與民間借貸的利率差以及銀行表內外産品的收益差,從而抑制民間借貸向虛擬經濟滲透。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嚴肅整頓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高利貸蔓延滋生,加大對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的金融監管,以及實現民間借貸的陽光化等。但作為商業銀行,應首先擔當起社會責任,從自身做起,棄小利,擔大責,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給銀行經營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