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江蘇力做現代化“水文章”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4日 05: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財經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 本報記者 羅荀

  記者來到江蘇省常熟市辛莊鎮的時候,65歲的村民陳達正在自家大棚裏吃甜瓜。老陳笑著説,他去年一共種了17個蔬菜大棚,主要種的是草莓和甜瓜。政府修繕的引排水設施可幫了大忙,旱能澆,澇能排,自家大棚每畝純收入都穩定在1萬元以上。

  據介紹,到2010年底,江蘇全省有效灌溉面積、旱澇保收田面積,已分別佔耕地面積的81.6%、68.9%,全省80%以上的農村河道已完成疏浚,涉及1200萬農民的飲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水利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借著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東風,江蘇省委在其今年的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率先實現水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到2015年,初步建立水利現代化綜合保障體系,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省水利現代化。

  “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的相繼出臺,是江蘇新一輪現代水利發展的絕好機遇。”江蘇省水利廳廳長呂振霖對記者説,兩個一號文件,都更加強調水利作為農業“命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按照水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把水利作為全省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

  為保障水利現代化進程,江蘇財政不遺餘力。“十二五”期間,江蘇省繼續加大農村水利投入,相關投資將超過350億元,遠超“十一五”水利投資,是“十五”期間108億元的3倍以上。

  據介紹,今後5年,全省農村水利將突出三大重點任務,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農田水利佔整個農村水利投資的一半以上,按照實現農業現代化要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突出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基本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使大部分地區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繼續實施農村河網綜合整治,提高河道引排能力,改善農村生産生活環境。

  建設功能齊全、長效管護的農村水利管理體系還只是江蘇水利現代化綜合保障體系的部分內容。據呂振霖介紹,“十二五”期間,江蘇還要努力建成標準較高、協調配套的水利防災減災工程體系,優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資源保障體系,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態保護體系,依法治水、管理規範的水利服務體系,以及綜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政策法規支撐體系,實現水利現代化的全面跨越。

  走在鎮江北部濱水區的沿江大堤上,行人都會被美麗的湖光山色吸引:近看,綠樹、青草、碧水相依;遠眺,三山隱現于水天一色的薄霧之中,憑添幾分神秘之美。誰能想到,這片由荒灘泥沼改造而成的美景竟然沒花財政一分錢。

  “只有做好‘水’文章,在經濟轉型中創新思路,才有出路。”鎮江市水利局局長王梅芳如是説。

  鎮江市在濱江水利建設過程中,運用市場機制,建立融資平臺,經過4年的努力,形成了250億元的水利資産,已為城市水利提供65億元的建設資金,大大加快了該市水利現代化的步伐,成為水利改革的鎮江樣本。在江蘇省,已經有70%左右的縣以上城市,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水利融資平臺,為水利事業發展注入了極大活力。

  王梅芳告訴記者,8年前,鎮江城市防洪壓力大,水利基礎薄弱,防洪標準不到20年一遇,但由於財力有限,年投資總量在3000萬元上下徘徊,許多水利工程想幹但無力幹,財政局和水利局都很傷腦筋。現代水利的理念讓鎮江人把目光瞄準了江河整治中新生的土地資源,特別是城區河道治理後,過去無人問津的沿河“破爛地”有了誘人的開發前景。鎮江財政和水利部門成立了水利投資公司,走出了一條“以水帶地,以地生財,以財興水”的新路。

  據介紹,水利投資公司成立之後,在建設長江防洪工程中獲得第一塊土地,2005年以每畝48萬元掛牌上市,170畝土地贏得“第一桶金”8160萬元,主要用在了長江防洪工程上。牛刀小試之後,水利投資公司的這一運作模式又在北部濱水區水環境整治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建設項目中大放異彩。5年來,水投公司累計完成城市水利工程、城市建設工程投資69億元,代為售出土地1.4萬畝。短短幾年間,水投公司已經從一個8160萬元起步的“小字輩”,成長為擁有6家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總資産規模250億元、凈資産約142億元的勁旅。

  美麗的蘇州城也不甘人後。該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5年,蘇州將重點實施“五大”工程,全面提升防洪保安、水環境保護、水資源保障和服務民生能力,力爭用5年時間,計劃投資320億元,全面建成高標準的水利水務工程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

  新思路,新方法,高標準,全方位,這些詞彙正從紙面上走向江蘇各地,轉化為如火如荼的水利建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