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企業走出去需破解知識産權屏障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3日 1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企業“走出去”需破解知識産權屏障

  中國企業“走出去”會遇到什麼樣的法律風險,如何防範與管理?

  文 本刊實習記者 譚古麗

  2011年7月29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華南分會與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在深圳聯合舉辦“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及防範”研討會,從律師、企業、仲裁機構、法院和政府部門等不同視角,探討中國企業“走出去”所面臨的風險及防範策略。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德林、商務部條法司副司長唐文弘、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華南分會秘書長韓健、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主席Joe Gilfeather到會並分別致辭。

  研討會期間,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知識産權屏障問題,成為參會代表熱議的內容之一。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通訊”)法務總監郭建軍結合在研討會上的演講內容,向《法人》記者介紹了中興在搶奪印度市場時所遭遇的法律問題,以及中興在“走出去”時所收穫的經驗與教訓。這些切實的案例都頗具代表性,其中涉及知識産權風險的問題尤為值得關注。

  知識産權訴訟的啟示

  今年以來,中興通訊在國內外遭遇了多起轟動一時的知識産權訴訟,先是通訊界的老大——愛立信向英國、意大利和德國法院提出指控;接著同城兄弟華為也不客氣,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對中興提起了訴訟。

  “知識産權永遠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很正常’。”郭建軍認為。

  近年來,隨著處理專利訴訟案件的增多,中興在操作上已相當成熟——哪怕面對行業老大愛立信。郭建軍透露,與華為的訴訟也已進入漫長的司法程序,對公司的其它運作絲毫不影響,相信會處理得比反傾銷案件更好。

  而“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應對知識産權官司時要學會從容——信心才是打贏市場很關鍵的因素。

  對於高科技企業而言,“走出去”最大的風險還是來自於知識産權。而知識産權講求平衡,最關鍵的還是在於知識産權的實力,這將十分考驗公司法務人員的知識儲備。

  如今,在知識産權方面,最大的衝擊來自歐美市場。因為歐美已運營此領域已多年,相比而言,市場更規範,哪怕對於“走出去”近二十年的中興來説,也還有很大的學習空間。而對於將要“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説,更要明白要熟悉國際規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企業要慢慢把這些規則摸透,缺失哪一塊都要虛心補課。

  “走出去”的風險與防範

  提到跨國經營所遇到的國際風險,還有另外三點也十分值得關注——貿易保護,反傾銷和稅務問題。

  “海外市場的不景氣,(這些年)貿易保護方面會變本加厲”,郭建軍這樣説道。作為市場排除其它進入者的一個手段,貿易保護會干擾正常的經貿活動,而對於“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説,要特別重視。

  再者,國家特殊的法規與政策也會引起法律風險。郭建軍舉了南非的BEE(Black Economic Empowerment,即黑人經濟振興法案)為例。此法案要求南非具有一定等級BEE資格的公司才有相應資格對政府性項目進行投標。而在南非,外國企業投資的時候,黑人比例至少佔到20%以上,而且此比例越高BEE評分就越高。然而在南非的投資,企業一般很難解決這個問題。

  三是“常設機構”等引起的稅務法律風險。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往往可能會帶來巨大的稅務成本。所以對於公司,如何避免雙重繳稅,如何進行合法的有效的稅務策劃,對於公司來説是個巨大的挑戰。

  面對“俯拾即是”的法律風險,如何進行法律風險管理是每一家“走出去”企業的必修課。在實踐中,必鬚根據公司的行業特點、組織形式和發展方向綜合分析,在合同風險、知識産權法律風險、人力資源勞動事務法律風險、稅務法律風險、公司治理及監管風險、資本運作風險等各方面的風險都要有清晰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