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編者按: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達芬奇”傢具造假事件從本質來講在於信用缺失,違背了誠實經營、公平競爭的原則。“達芬奇”傢具造假事件也許只是一個個例,但透過此事件背後引發了我們對當前企業失信的拷問。北大中國信用研究中心近日發佈6月義烏市場信用報告中,發表了《由“達芬奇”信用缺失現象引發的思考》一文,特摘登如下,以饗讀者。
最近一個時期“達芬奇”話題引起全社會關注,人們驚呼別讓“天價假貨”屢屢出現。我們認為,“達芬奇”問題的本質在於信用缺失,是一起嚴重踐踏誠實守信、公平競爭這一市場經濟基石和基本準則的失信事件,通過該事件,也給義烏市場廣大經營戶提供了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
事件暴露後,人們對“達芬奇”傢具的原産地信息造假行為感到震驚。據報道,今年上半年“達芬奇”銷售的傢具中至少有一成由國內傢具廠代工。這些“國貨”先被運至保稅區,再放在“達芬奇”傢具店裏,然後貼上原産地國外的標籤。國貨挂上“洋皮”,搖身變成海外奢侈品牌。如此簡單的“改頭換面”,就敢賣出高價,甚至“天價”。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誰“成就”了“達芬奇”?首先是市場上不成熟的購物心態。“達芬奇”能存活這麼多年,説明它是有消費市場的。一些消費者將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等同於對洋品牌的崇拜,而“達芬奇”正是抓住消費者這種“崇洋媚外”心理,誤導消費者上當受騙。其次是信息不對稱的後果。商家提供虛假信息,由於信息的公開化程度不高、供求雙方信息的不對稱,加之部分消費者缺乏甄別能力,以致於假能亂真。再次是監管部門的失察。如果市場監管部門工作到位,能夠到生産現場進行核查,就能得到有關廠商的進口單據,進而可以揭穿“達芬奇”海外原裝進口的謊言。然而,“達芬奇”在中國經營數年,風生水起,只能説明某些監管部門的工作缺位和失職。另外,也表明國內代工廠的加工工藝精湛。國內廠家生産的傢具能多年被當作海外原産高檔傢具銷售,應該算是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認可。不過,良好的加工工藝反成為造假的幫手,那些成就“達芬奇”造假的代工廠,為什麼甘於做“見不得陽光”的代工,而不是好好修煉“內功”,創立一個個誠信的國內知名品牌呢?這一問題,耐人尋味,值得思考。
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在打假售假、名牌保護方面起步早、工作到位,值得稱道。早在1995年義烏市就專門成立了名牌産品保護聯合會,加強維權,有力地打擊了制假售假違法行為。長期以來,執法部門經常開展各類行業的專項整治活動,比如“傍名牌”專項整治、“雙打”專項整治系列活動等,針對侵權品牌開展治理,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全市9個消保委工委、67個監督聯絡站、849個消費維權監督聯絡點的1362名消費維權監督員,已經成為維權維序的生力軍。
儘管義烏市信用建設卓有成效,下一步,我們認為,義烏市場同樣可以吸取“達芬奇”事件的教訓,做好商戶的宣傳教育工作,自覺抵制各種信用缺失行為,將保護名牌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為此,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不僅重視本地品牌的維權工作,還要以國際化的全球視野來高度重視護牌工作,應站在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的新起點上,探索建立知識産權保護的新機制。二要“保知護牌、打扶結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不斷探索完善長效監管機制。按照“思想不亂、隊伍不散、精力不減”的總體要求,持續抓好打擊侵犯知識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工作。三要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狠抓“市場商品質量提升”工程,深入實施市場名牌帶動戰略,不斷提升義烏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四要狠抓知識産權保護網絡構建,促進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多位一體共同努力,完善市場預警防範機制,讓信用缺失者無藏身之處,確保義烏市場建設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