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訊 記者范春榮報道 在財政科學化、精細化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中央部門財務管理需要做哪些工作?
日前,由本報和北京用友政務軟體公司共同舉辦的“中央部門財務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研討會”上,來自財政部、國家行政學院、中央黨校、外交部、公安部、民政部、國土資源部、衛生部、國稅總局、國家統計局等40多家中央部委的相關領導、部門財務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主題為《我國公共財政形勢與改革》的報告中,開門見山地提出:要推進中央部門財務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既要做許多具體的創新性工作,同時要在理論框架上提高對公共財政——這個財政轉型的綱領性概念的認知。
何謂公共財政?賈康認為有4個基本特徵:一是公共財政作為一個分配體系,必須把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作為政府理財的基本目標和工作重心。二是必須以提供市場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作為財政分配的基本方式和手段。三是必須建立一套以公民權利平等、政治權利制衡為前提的公共資源配置機制和監督機制。四是以公開、透明、嚴肅性為表現形式的現代預算制度。
在公共財政的建設過程中,賈康認為有3個層次的創新互動。一是制度創新,二是管理創新,三是技術創新。這首先體現為金財、金稅等“金”字號系統工程的信息平臺在公共資源配置和政府系統決策中起到的支撐作用。因此,用技術創新回應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的要求,一定會使財務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道路越走越寬。
賈康的觀點得到了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的呼應。汪玉凱認為,社會管理的本質服務,公共預算公開是一種必須的發展趨勢。電子政務信息化在現代社會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構建社會管理的跨行業、跨部門的五大領域、數十個信息化應用系統。
“過去我們談科學化精細化更多的是關注于財政系統內部,此次會議提出了中央部門財務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工作,意義重大。”財政部行政政法司相關負責人認為,在各部門預算公開力度的增加,社會各界參與預算監督、預算決策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各個部門可以針對本部門特點,把財務部門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上議事日程。具體來説,可以更多地關注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安排預算執行進度、推動決算的科學性、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工作。
會上,與會代表們紛紛就本單位在財政財務管理實踐中的經驗進行了交流。據國家知識産權局發展規劃司司長龔亞麟介紹,該局的政府採購項目除了嚴格執行《政府採購法》外,還增加了內部專家聽證制度,此項制度每年能為國家節約上千萬元的資金;水利部預算執行中心則將焦點放在績效管理上,他們認為,預算公開和績效管理是相輔相成的。只有過硬的績效,才能促進公開,只有逐步推進預算公開,才能達到公共財政的本質要求。該中心的項目管理處處長郝繼軍還詳細地介紹了該部在預算項目績效管理方面的具體做法。
儘管不同單位有著不同的財務管理特點,但與會代表形成的基本共識是: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肯定是中央部門財務工作的大方向。只有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水平,才有可能提升預算公開水平,才有可能使預算公開成為社會公眾監督常態機制。
會上,北京用友政務軟體公司總裁王先臣還跟與會代表分享了用友政務與國土資源部合作的經驗:國土資源部通過財務管理綜合信息平臺,有效地解決了預算編制不夠細化、預算執行過程粗放、財務信息統計口徑不規範等問題。該平臺也是該部成為中央部門中第1家公開部門預算的“根基”。